《老式喜剧》:历经千帆,仍要会爱、有爱、敢爱
从不欢而散的初见,到难以挥手的告别,一曲查尔斯顿舞摇曳生姿,两束丁香花暗送情愫,一段黄昏恋情如老式胶片电影,在舞台上含蓄而优雅地娓娓道来。8月11日,北京人艺口碑之作《老式喜剧》再度登上曹禺剧场的舞台,以简洁的舞台样式与精湛细腻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一部温暖人心的
从不欢而散的初见,到难以挥手的告别,一曲查尔斯顿舞摇曳生姿,两束丁香花暗送情愫,一段黄昏恋情如老式胶片电影,在舞台上含蓄而优雅地娓娓道来。8月11日,北京人艺口碑之作《老式喜剧》再度登上曹禺剧场的舞台,以简洁的舞台样式与精湛细腻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一部温暖人心的
8月11日,北京人艺新排剧目《屠夫》举办媒体见面会。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剧目,《屠夫》将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北京人艺党组书记周彤、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副院长秦新春、副院长张鹏、副院长唐烨共同出席媒体见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人艺立足国际视野、国家立场、当代思考,决定推出一部能呼应历史和传递和平力量的作品,用戏剧的方式参与纪念这个重要的时刻。
即将在首都剧场上演的话剧《杜甫》,将带领观众一起回顾杜甫这位一代诗圣的诸多脍炙人口的佳篇。
话剧《白鹿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当年经过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又一部经典剧目。这不由得让记者想起当时在首都剧院舞台首次观看该剧震撼亮相的盛况景象。
由濮存昕导演,李越、李小萌、孙翌琳、李劲峰等共同出演的《海鸥》,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进行了一次对契诃夫的致敬与解读,演绎自本剧诞生之后百余年来人们始终如一的精神困境与求索之道。
2025培源艺术节于6月21日晚正式启动。本届艺术节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指导,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制作人委员会和演艺新业态发展委员会特邀主办,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主办、北京九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说起郭冬临,很多人脑子里立马蹦出他在春晚上那些经典形象,怕老婆的光头丈夫、爱吹牛的热心邻居,或者是一边搓手一边说“有事您说话”的憨厚老好人。
在这一天,北京人艺的5座剧场同步开放——经典剧目与新创作品集中呈现,古今中外题材齐聚舞台;鲜活生动的剧本朗读与原景呈现的限时放送结合,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不间断的8小时线上直播,以高品质内容回馈观众……北京人艺以“戏‘聚’人艺”为主题,紧扣“科技赋能艺术
如今63岁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儿孙都在身边,每天含饴弄孙好不快乐。
2025年6月12日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3周年的日子。北京人艺以“戏‘聚’人艺”为主题,精心策划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并以 “线上直播+线下观剧”的形式回馈观众。当天的线上活动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用一场持续8小时的直播与广大观众共享戏剧盛宴。观众可在视频号、
几个月前才出版的小说,如今已被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6月6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小剧场话剧《一日顶流》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首演,亮出了惊人的“人艺速度”。在传递对流量、科技等热门议题的思考的同时,《一日顶流》所采用的全新创作模式,是人艺代表整个行业进
宋丹丹,1960年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作家,母亲是老师,她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19岁时,宋丹丹和语文老师的儿子相恋,学习一落千丈,从班里的前5名,到高考落榜。男朋友要求她必须考上大学,父母也要她复读再考。
几个月前才出版的小说,如今已被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6月6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小剧场话剧《一日顶流》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首演,亮出了惊人的“人艺速度”。在传递对流量、科技等热门议题的思考的同时,《一日顶流》所采用的全新创作模式,是人艺代表整个行业进
几个月前才出版的小说,如今便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6月6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小剧场话剧《一日顶流》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首演,亮出了惊人的“人艺速度”。在传递对流量、科技等热门议题的思考的同时,《一日顶流》所采用的全新创作模式,是人艺代表整个行业进行
几个月前出版的小说,如今便登上舞台与观众见面,北京人艺新排小剧场话剧《一日顶流》展现了不同凡响的“人艺速度”。6月6日,《一日顶流》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迎来首演,在传递对流量、科技等热门议题的思考的同时,全新的创作模式是人艺代表整个行业进行的又一次探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他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作“至亲至爱”,家人相继离世的他,他却不敢老去。
几个月前出版的小说,如今便登上舞台与观众见面,北京人艺新排小剧场话剧《一日顶流》展现了不同凡响的“人艺速度”。6月6日,《一日顶流》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迎来首演,在传递对流量、科技等热门议题的思考的同时,全新的创作模式是人艺代表整个行业进行的又一次探
北京人艺新戏《一日顶流》6月6日在人艺小剧场首演。该剧改编自作家石一枫同名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带有“赛博”色彩的北京故事,探讨互联网时代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以及人们对于情感的渴求。
1951年,值中国共产党建党30周年之际,为了深情歌颂中国工农红军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所经历的艰苦卓绝斗争。北京人艺的院长李伯钊,创作了这部三幕九场的歌剧《长征》。听说有一出戏里要出现毛主席,这是件新鲜事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人们都想看看银幕中的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