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以秋补夏提产能 打好粮食生产主动仗
面对今夏持续高温干旱的不利气象条件,宝鸡市把以秋补夏作为稳定全年粮食总产的关键之举,全力以赴扩面积、提单产、优服务。6月20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夏播120.67万亩,较去年扩种32.29万亩。
面对今夏持续高温干旱的不利气象条件,宝鸡市把以秋补夏作为稳定全年粮食总产的关键之举,全力以赴扩面积、提单产、优服务。6月20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夏播120.67万亩,较去年扩种32.29万亩。
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召开全国大豆油料生产暨花生“一扩双提”工作推进会,分析大豆油料产需形势,交流各地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的经验做法,部署大豆油料夏播夏管和花生“一扩双提”等工作。
25日夜间至26日(周四):阴天有小到中阵雨,偏东风3级,阵风6级,21~31℃
目前全国冬小麦收获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6月21-24日,华北、黄淮等夏种区多晴好天气,甘肃中东部小到中雨利于墒情改善,夏种气象等级为适宜。建议夏种区抓住有利天气尽快完成播种任务,已播地区做好苗期管理。
夏至是一个特殊的节气,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日子,比如我国大部分地方天亮得特别早,晚上八九点才天黑,而黑夜则最短。
在咱们农村,一直流传着“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的说法。为啥这么说呢?夏至时节,气温高、光照充足,农作物就像被按了快进键,生长速度那叫一个快,对水分的需求自然也大增。这时候下一场雨,就好比给嗷嗷待哺的庄稼宝宝喂了口“救命奶”。
连日来我市各地积极开展秋粮抢种工作,努力做到应种尽种、种足种好。截至当天16时,我市秋粮已播种454.17万亩,占预播面积503万亩的90.29%,其中玉米446.6万亩,占预播面积462.9万亩的96.5%;花生105.13万亩,占预播面积107万亩的98.
6月8日至10日全省平均气温28.3℃,较常年同期偏高3.2℃,各地极端最高气温在29.3~41.6℃;大部地区无有效降水;累计日照时数14.3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3.9小时。
种胡萝卜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秋季播种这茬,啥时候下种、咋管理才能多收,可是有不少门道。今天就跟大伙儿说说秋季胡萝卜的种植时间和高产法子,咱分地区唠,保证新手也能听明白。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11日至13日,夏收区以晴好天气为主,夏收气象等级为适宜。河南西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关中部分地区有高温,土壤缺墒持续,不利于夏播。建议各地加快麦收进度,并适时造墒播种。
今年,我省小麦自5月19日开始大规模收获,至6月9日基本结束,历时22天。全省共投入联合收割机约21万台,累计收获小麦8464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9.4%,机收率达99.8%,圆满完成“三夏”机收任务。
6月7日至9日全省平均气温28.4℃,较常年同期偏高3.2℃,各地极端最高气温在29.7~41.6℃;大部地区无有效降水;累计日照时数10.3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7.9小时。
今年,我省小麦自5月19日开始大规模收获,至6月9日基本结束,历时22天。全省共投入联合收割机约21万台,累计收获小麦8464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9.4%,机收率达99.8%,圆满完成“三夏”机收任务。
仲夏时节,麦浪翻滚,田野间传来一阵阵丰收的喜悦。就在这片金黄的麦田里,大衣哥朱之文家种的有孚5号小麦迎来了又一个大丰收。
“全市上下将不等不靠、抢天夺时,以拼抢的姿态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奠定坚实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开封贡献。”6月5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仲辉说。
刚播完种就下雨,扒开土一看种子都烂了;地里苗稀稀拉拉,补种都来不及;明明看着挺好,出苗却不足七成……这些揪心场面,老庄稼把式看了都直摇头!出苗率低,一耽误就是一年收成。别急,今天就给大家掏点真家伙,让咱家玉米苗齐、苗壮,赢在起跑线上!
随着阳台农业的兴起,盆栽韭菜也越来越受市民的喜爱,慢慢的走入了千家万户。本文从露地培植壮根、挖根整理、上盆、上盆后管理等多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并从效益及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盆韭生产者及种植者提供参考。
6月5日是芒种,又到夏大豆播种关键期!老农常说“芒种豆,夏至油”,意思是芒种及时种豆,夏至前后能丰收。但很多人年年遇到出苗差、空荚多的问题,关键是没掌握“2浅1密”的种植要点。
小麦收完以后,地里能不能马上种玉米?其实,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很多人图省事,小麦一收完就急着播玉米,想着赶时间、抢墒,可干着干着发现出苗不齐、长势还不如人意。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今天咱们就把这个事儿掰开了讲清楚——小麦收完,别急着种玉米,这几个细节要牢牢记住,不
在金城街道晨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粮食生产基地的麦田里,收割机正在麦田间收割小麦,经过脱粒和秸秆还田等工序,饱满的麦粒装满了运粮车。农技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这里进行小麦测产工作,以准确评估今年小麦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