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来的生活:网贷、逾期与自我救赎
他们是骑着电动车送餐的外卖员,是靠提成吃饭的销售,是想翻身的直播创业者——在高强度工作与碎片化收入之间,他们借钱只是为了“活得像个人”,但当催收电话、逾期利息与系统性羞耻接踵而至,生活变成一场无法逃离的围猎。他们试图上岸,也有人选择逃离,更多的人困在沉默与孤立
他们是骑着电动车送餐的外卖员,是靠提成吃饭的销售,是想翻身的直播创业者——在高强度工作与碎片化收入之间,他们借钱只是为了“活得像个人”,但当催收电话、逾期利息与系统性羞耻接踵而至,生活变成一场无法逃离的围猎。他们试图上岸,也有人选择逃离,更多的人困在沉默与孤立
其实打我出生,家里的条件就已经很好了,但父母好像有享受羞耻。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生活要向最低标准看齐,这甚至是他们的原话。父母七十多岁的人了,一生没有任何爱好,没有玩儿的本领。甚至在我自己挣钱带他们出门前,他们没有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去过的任何地方永远都是
一想到要开口提休假,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焦虑、愧疚,既害怕老板不同意,又担心同意了却影响不好,还纠结发微信说还是当面说、提前说还是临时说;明明是理应享受的假期,却总是欲言又止、瞻前顾后,最后只能眼睁睁地放弃……这些“症状”被网友戏称为“休假羞耻症”。在一些工作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