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2/2003年4月之二:编邳州文艺与大学城编委会 | 徐景洲
和几个朋友因为编邳州文艺的事小聚,其中有报社的原副总编张先生,他负责校对。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一直在报社里做校对,他的校对差错率,远远的低于国家颁布的标准。报社撤了,他赋闲在家。我让他出山,他极兴奋,提出的要求,是一不吃酒二不要报酬,但他校对的一定要改过来,
和几个朋友因为编邳州文艺的事小聚,其中有报社的原副总编张先生,他负责校对。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一直在报社里做校对,他的校对差错率,远远的低于国家颁布的标准。报社撤了,他赋闲在家。我让他出山,他极兴奋,提出的要求,是一不吃酒二不要报酬,但他校对的一定要改过来,
春暖花开的季节,却是最难养鱼的时候,昨天死了一条白锦鲤,今天死了一条红锦鲤。万物复苏,细菌病毒同样也生机勃勃起来了。美好总是伴着痛苦,这似乎是生命的基调呢。
春暖花开的季节,却是最难养鱼的时候,昨天死了一条白锦鲤,今天死了一条红锦鲤。万物复苏,细菌病毒同样也生机勃勃起来了。美好总是伴着痛苦,这似乎是生命的基调呢。
日记已有二十年没记了。最初的日记,是上初中时,那时候因为爱好文学,又听老师说,记日记可以培养写作能力,于是在一个小小的巴掌大的本子上,开始了日记的写作。断断续续,高中,下放,上大学,几乎没有间断过。直到大学毕业之后,突然之间,在意识到青春已离过我而去,在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