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及时地发现结直肠癌出现肝转移?
按照国际共识:同时性肝转移(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是指结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肝转移称为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同时
按照国际共识:同时性肝转移(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是指结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肝转移称为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同时
2025年3月15日,“胰越千里 肠至远航——消化肿瘤综合诊疗精英汇”在北京盛大启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戴广海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张太平教授等众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怀揣着对医学事业的热忱与执着
2025年1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牵头的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评估伊立替康脂质体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初步抗肿瘤活性的I期临床试验》——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论文题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国与其他国家结直肠癌患者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生物学、治疗模式和药物选择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自 2017 年发布第一版指南以来,每年均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医疗资源可及性和专家共识进
2025年1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Intravenous liposomal irinotecan in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胰腺癌以其隐匿性和侵袭性著称,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至晚期,面临转移性病灶和有限的药物选择,导致生存期短、生活质量低下。尽管化疗是治疗复发或转移性胰腺癌的基石,但进展缓慢,尤其是在吉西他滨治疗后,二线治疗方案相对匮乏,挑战重重。近年来,伊立替康脂质体的问世为这一领
胰腺癌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第7大癌症相关致死病因,被称为癌中之“王”,其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为9%-11%,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1]。转移性胰腺癌的临床研究多集中于一线治疗,一线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至今仍面临“几乎无药可用”的困境。2022年4月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