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秸秆离田变废为宝,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泗洪小麦收获完成,秸秆离田也在稳步推进。为提升环境质量,变废为宝,不断利用秸秆资源,在玉米秸秆离田工作中,泗洪县充分动员种粮大户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泗洪小麦收获完成,秸秆离田也在稳步推进。为提升环境质量,变废为宝,不断利用秸秆资源,在玉米秸秆离田工作中,泗洪县充分动员种粮大户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6月6日,刚过节气芒种,在济源山区平原成熟的麦田里,不同规格的收割机、秸秆打捆机等各种现代化农机边收割、边打捆、边播种的“一条龙”作业方式,使处处既有龙口夺粮的紧张气氛,又充满了颗粒归仓后丰收的喜悦。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9日讯当金色麦浪化作粒粒归仓的丰收喜悦,东明县的秸秆也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变形之旅”。从田间“烦恼”到增收“法宝”,秸秆回收利用正为这片土地书写着绿色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故事。
据悉,中扬镇现有耕地面积8.3万亩,小麦种植7.97万亩。为保障夏粮颗粒归仓,中扬镇因地制宜,抢抓农时,全力推进“夏收、夏种、夏管”工作高效、安全、有序开展。“我们在调配好本地收割设备的同时,对外调度了80余台套收割机械,联系了6个秸秆打捆离田主体,安排搂草机
又是一年麦收忙,麦浪滚滚满地黄,进入六月以来,西咸新区窑店街道在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工作的同时,倡导生态环保减污降碳,持续推进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探索新模式、应用新技术让小麦秸秆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河北是全国冬小麦主产区之一。从6月6日开始,河北省的3300多万亩冬小麦大规模机收 由南向北陆续展开,预计本月22日前后基本完成机收任务。河北南部的邯郸市大名县素有“冀南粮仓”之称,这里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有82.95万亩,位居河北省前列。7日,这里的小麦开始了大
芒种节气,成武县73万余亩小麦进入大规模收获期,今年成武县采用“机械化收割+秸秆离田”一体化作业模式,不仅让麦收跑出“加速度”,更让秸秆“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