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揭开历史迷雾:神秘的唐孺人

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长卷里,诸多人物的故事被岁月尘封,唐孺人便是其中一位。她的存在,仅隐匿于零星史籍或石刻材料的只言片语之中,犹如夜空中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光芒微弱却又引人遐想。我们对她的了解,仿若雾里看花,始终难以触及真实的轮廓。她的姓名、籍贯、身世,一切都被笼

历史 神秘 唐代 妃嫔 孺人 2025-08-11 11:02  3

五首唐代立秋主题诗

此诗以“秋风今日来”点明立秋时令,却以“恨”“哀”定调。“新节恨”与“故年哀”叠加,凸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尾联“私服示无缞”以丧服意象深化哀思,暗示人生如四季更替,秋日成为生命凋零的隐喻。

唐代 立秋 芳茵 令狐楚 星娥 2025-08-11 03:58  3

持规握矩的人蛇夫妻:唐代西域人为何把中原始祖画在墓顶?

1965年的夏天,吐鲁番的太阳像火烤一样,地表温度超过50℃。考古队在阿斯塔纳墓地的一座唐代古墓里,正清理着墓中的积沙。突然,队员王炳华的手顿住了——一幅用木钉钉在墓顶的绢画,正对着墓主人的脸,画面里的两个人,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尾巴缠绕在一起,周围还画着

夫妻 唐代 始祖 伏羲女娲 人蛇夫妻 2025-08-09 21:38  3

香港唐代特展开幕 展多元开放盛世风华

由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和国家文物局合办的“唐风万里:多元交融开放的盛世”展览27日在香港举行开幕礼,自6月28日至12月31日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内地及香港出土的唐代重要文物,呈现大唐兼收并蓄、多元开放的盛世风采,并介绍香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角色。

香港 风华 唐代 盛世风华 唐代特展 2025-06-28 14:05  8

唐代古籍揭秘:月亮竟非“白玉盘”,而是凹凸不平球体,有8万“修理工”维护?

在唐朝那个诗意盎然的年代,月亮常被文人墨客赋予无限遐想,它或是李白笔下的“白玉盘”,又或是杜甫诗中的“瑶台镜”,无一不彰显着那个时代的浪漫情怀。然而,一本名为《酉阳杂俎》的古籍,却以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颠覆了人们对于月亮的传统认知。

月亮 唐代 古籍 球体 白玉盘 2025-06-27 17:04  8

朱标参与政务:红脸与白脸的斗争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共同辅政的故事广为流传。然而,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不仅仅是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博弈,皇族成员的参与也为政局增添了复杂的色彩。唐太宗的长子朱标::红(即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朱荣)在早期曾涉足政务,虽未登上最高权力的舞

唐代 朱标 房玄龄 白脸 杜如晦 2025-06-25 13:09  8

吴道子:唐代的“画圣”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艺术家们以各自独特的才华和风格,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而在唐代,吴道子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他以卓越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位传奇艺术家的生平、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唐代 马远 艺术风格 李公麟 画圣 2025-06-24 19:28  7

换个角度看唐朝,从对普通民众的日常救助看唐代完备的保障体系

唐朝,提起这个名字,大家脑子里蹦出的可能是诗词歌赋、开元盛世,可你知道吗?这个辉煌的时代还有个不为人熟知的一面——它对普通老百姓的救助体系竟然这么接地气!从减税救灾到修水渠、管物价,甚至连孤寡老人和少数民族都没落下。唐朝政府怎么做到的?这些政策又是咋影响街头巷

唐朝 唐代 物价 漏泽园 歉年 2025-06-24 16:01  6

礼乐文化视野下的唐代乐府诗学研究

作为唐人乐府诗创作实践指导与经验总结的唐代乐府诗学,既是唐前乐府诗学的总结与发展,又是唐后乐府诗学的重要参照,是中国古代乐府诗学史上继往开来之集大成。结合唐代礼乐文化建设与乐府诗创作实际,对唐代乐府诗学进行全面梳理与系统研究,并借之探讨唐代乐府诗创作的发展轨迹

唐代 礼乐文化 礼乐 乐府诗 唐代乐府诗 2025-06-23 21:22  7

日行千里竹筒保鲜,唐代运输荔枝真有那么难吗?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正在热播,剧中荔枝运输以及人物服饰、故事都格外引人关注。杜牧诗中所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有几分真切?唐代运输荔枝真有那么艰难?剧中郑平安一袭胡服裹身是否符合历史?记者采访了服饰史研究者、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黄强。

荔枝 唐代 竹筒 竹筒保鲜 日行千里竹筒 2025-06-23 13:2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