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企优品 全球热链⑤|深圳半岛医疗集团:医工结合创新驱动 “大设备”闯入北美市场
位于宝安区的深圳半岛医疗集团(下称“半岛医疗”),凭借“半岛超声炮”在国内医美超声领域一鸣惊人,占据细分领域八成市场;自主研发的“半岛黄金微针”,成为射频微针美容领域能够与国外品牌抗衡的明星产品,并在今年率先拿到FDA 510(k)注册证,打开了半岛医疗“大设
位于宝安区的深圳半岛医疗集团(下称“半岛医疗”),凭借“半岛超声炮”在国内医美超声领域一鸣惊人,占据细分领域八成市场;自主研发的“半岛黄金微针”,成为射频微针美容领域能够与国外品牌抗衡的明星产品,并在今年率先拿到FDA 510(k)注册证,打开了半岛医疗“大设
3月26日,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动员会暨医工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启动仪式举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推动医工交叉领域人才培养,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医工简报是由医工学人理事会整理的医工交叉领域一日内最新进展,内容来源为著名期刊、国内外知名媒体等。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发布!医工学人已建立各细分领域微信群聊(国内外医工交叉领域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专家学者、硕博士、工程师、企业家等),欢迎加入医工学人社
本报讯(通讯员戈艳蕾 毛宣茗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宋建军)近日,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组织1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走进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展跨学科见习实践。
传统诊断方法往往难以捕捉患者个体化的血栓风险。微工程化的“芯片血管”平台在血栓研究和个性化医疗中展现出革命性潜力。3月11日,悉尼大学 Zhao Yunduo 等人探讨了血栓管理的未来:片上血管平台、高级传感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双胞胎融合。尽管在规模化、标准化
医工简报是由医工学人理事会整理的医工交叉领域一日内最新进展,内容来源为著名期刊、国内外知名媒体等。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发布!医工简报音频内容已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等平台上线,欢迎订阅收听~医工学人已建立各细分领域微信群聊(国内外医工交叉领域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医院、
随着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落实和推进,医学工程团队由业务型向研究型转型成了大势所趋,科研能力作为临床工程师的必备技能和是否达成转型目标的主要评价指标。然而,如何进行日常技术管理学术化、如何基于临床诊疗价值进行科研选题设计和实施、如何有效链接资源助力科研成果的
在深圳一间写字楼的办公室里,“精致女孩”小言(化名)正专注敲击键盘,经过她旁边的同事无意瞟了她一眼,发现平常爱化妆的她素颜却特别精神,同事没忍住,向小言抛出心中疑问,小言神秘一笑,“微do了下”。“do脸”这个词,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火。去年10月,某明星前女友
长安,古代著名的都城之一。西汉、新莽、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定都于此。东汉、三国魏、五代唐皆以此为陪都。
3D 打印技术的引入推动了可穿戴设备的制造,使其能够高效地生产复杂且微型化的健康监测系统。3月19日,华盛顿州立大学 Chen Chuchu 等人详细探讨了纳米材料在 3D 打印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总结了各类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其在 3D 打印中的作用,并分析了不
受自然生物系统的启发,蛋白质被认为是构建复杂多维超结构的理想材料,尤其是二维蛋白质阵列在开发具有高度有序结构的先进生物纳米材料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3月16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王强斌/陈光村/姜江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
2025年3月,这位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凭借短剧《爱如初见》斩获"年度微剧号召力女演员"奖项时,网友扒出其名下关联的秦皇岛科技公司与MCN机构——这个白天在实验室调试传感器的医工交叉学者,夜晚却在直播间与"短剧男神"曾辉炒CP,两种人生在流量算法中轰然相撞。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迭代,智能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受此影响,在医学工程领域,医疗设备的研发、制造、应用、管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形成了具有高度智慧化特点的新质生产力。
创新 工程 医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医工 2025-03-19 00:14 3
3月10日,记者了解到,我国牵头制定的救护车领域首个ISO国际标准《负压救护车医疗舱技术规范》近日正式发布。该项国际标准首次提出了负压救护车医疗舱应具备的技术要求,包括密封与隔离性能、负压性能、换气率、空气定向流、消毒系统功能、负压系统的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等相
3月15日,由重庆大学、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智慧医疗装备研究院承办的2025重庆大学医工融合创新大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当天,重庆智慧医疗装备研究院正式揭牌,重庆大学医学院发布了智慧医疗大脑,为打造未来AI医院提供“重大”方案。
3月15日,由重庆大学、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智慧医疗装备研究院承办的2025重庆大学医工融合创新大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脑机接口是神经技术的核心目标。纳米技术因其在纳米尺度上的优势,能够与生物分子、细胞结构等相匹配,为脑机接口提供极大助力。3月10日,国际研究团队在《ACS Nano》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探讨了纳米技术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文章回顾了现有文献,讨论了纳米材料在改
2024 呼啸而过,匠森医疗这一年超 “燃”!从人文医院到艺术疗愈,从医工结合到适老化改造,16大关键词见证奋进。以匠心雕琢医疗空间,用关怀温暖患者身心,一路 “狂飙”,开启医疗新篇。
2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国家内分泌代谢病临床研究中心王卫庆教授团队与瑞金医院医学芯片研究所及上海近观科技的陈昌研究员团队合作在《自然代谢》在线发表题为:“Subcutaneous depth-selective spectral imaging
2024年面对各种挑战,科技的加速,医学工程新技术、新成果和医疗器械新产品取得诸多突破。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通过广泛征询提案、汇总整合和常委投票等环节,凝练形成2024年度十大进展,以此回望2024的非凡历程,并祝愿迈向更加灿烂的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