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汉风胡韵”麴庆墓 感受千年丝路文明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管修复中心副主任胡玉君介绍,这座建造于隋开皇十年(590年)的夫妻合葬墓,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及石棺床等部分构成,2020年在安阳被发现,并入选“2020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管修复中心副主任胡玉君介绍,这座建造于隋开皇十年(590年)的夫妻合葬墓,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及石棺床等部分构成,2020年在安阳被发现,并入选“2020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管修复中心副主任胡玉君介绍,这座建造于隋开皇十年(590年)的夫妻合葬墓,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及石棺床等部分构成,2020年在安阳被发现,并入选“2020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
排在观展队伍中的大学生王晓晨兴奋地告诉记者:“听说大展中的这批汉简里有张骞凿空西域时的珍贵记录,这可是在课本里读不到的活历史!”她口中的大展正是在辽博展出的由该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简述中国——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
踏入巨型简牍卷轴形状的展厅正门,序厅左侧的白沙长柜带领观众缓缓步入来自丝绸之路的文化空间,一览古文古字的风采……日前,“简述中国”系列展览国内巡展首次亮相辽宁省博物馆,成为清明假期观众来馆参观的“大热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甘肃省博物馆于2025年推出10场主题鲜明的非遗社教活动,涵盖传统手工艺、民俗体验、艺术创作等内容,以下是活动的具体报名信息。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喀什老城蜿蜒曲折的土墙,烤馕的焦香与柴火的烟气在狭窄的巷陌间缓缓升腾,这座西域古城便在这样原始而古朴的方式中苏醒。作为古丝绸之路上“活着的古城”,喀什用两千年的时光将馕文化淬炼成一部镌刻在麦香里的文明典籍。帕米尔高原的巍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