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沈渭滨先生与新修《清史》
2025年4月12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召开纪念沈渭滨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本次座谈会也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科创建10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参加座谈会的部分发言稿和提交座谈会的交流稿。
2025年4月12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召开纪念沈渭滨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本次座谈会也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科创建10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参加座谈会的部分发言稿和提交座谈会的交流稿。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某个深夜,紫禁城养心殿的烛火彻夜未熄。光绪帝在案前反复批阅着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朱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落。这位被慈禧扶上帝位却又遭软禁的帝王,此刻是否回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改变命运的冬夜?1875年1月12日,年仅4岁的载湉被接入紫禁城继
马新贻与曾国藩关系极好,认为曾国藩杀了马新贻,是坊间对当时史实不够清晰,以讹传讹之故。传闻中的另一嫌疑人丁日昌,细究史料,其实与马新贻亦无实质矛盾。杀马新贻的凶手另有其人。
清朝晚期,国力虚弱,处处受到西方列强的欺负。1865年(清同治四年)以后,大清国边境狼烟四起——在西部边境,沙俄以“代管”为名,侵占伊犁。东海同样也是不得安宁。1874年(清光绪元年),新兴的日本为了转移因改革维新所引起的矛盾,以琉球船民被台湾土著杀害为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