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桑弘羊的“经典三问”,或许答案就在今日之中国
西汉名臣桑弘羊提出了著名的“三问”,在汉昭帝六年,他和儒生们在朝廷大殿上辩论了盐铁专营,酒类专卖以及统一铸币财政政策的利弊得失,后来还延伸至军事,外交,对匈奴作战等方面,这一辩论持续了半年,最后合编成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盐铁论》。
西汉名臣桑弘羊提出了著名的“三问”,在汉昭帝六年,他和儒生们在朝廷大殿上辩论了盐铁专营,酒类专卖以及统一铸币财政政策的利弊得失,后来还延伸至军事,外交,对匈奴作战等方面,这一辩论持续了半年,最后合编成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盐铁论》。
当算法试图定义我们的喜好,当热点新闻切割着注意力的碎片,我们是否还记得,一本好书能让人屏息凝神地坐一个下午?那些被时光淬炼的文字,像深海中的珍珠,能让我们在喧嚣中听见自己的心跳,在迷茫时找到思想的锚点。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不仅改变了军事格局,更催生了制度变革。在湖北赤壁古战场遗址,出土的东汉箭镞经金相分析显示,东吴军队已掌握'淬火工艺',使箭头硬度提升40%。这种技术优势在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南昌'铭文青铜灯中得到印证——灯座的散热设计与诸葛亮'木
隋朝建立在北周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基础上,这个集团自西魏以来就存在"共治天下"的政治传统。杨坚通过篡位建立隋朝后,强化中央集权的政策已经激化了与关陇贵族的矛盾。即便杨勇继位,仍需面对门阀势力与皇权的根本性冲突。
最近看到一个问题,“古代皇帝常常因门阀政治而困扰,为什么不直接杀了门阀全家呢?”,觉得很有意思,特来回答下。
五姓七望是中国隋唐时期最显赫的七大世族,包括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因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分支,故称“五姓七望”。其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分封制,姜尚后裔分封齐国形成崔氏,周公旦后人形成郑氏,周王室旁支形成王氏等,奠定
“关陇集团”是中国中古时期(南北朝至隋唐)形成的具有重大历史影响力的军事贵族集团,其核心区域位于关中(今陕西)与陇西(今甘肃)一带。这一集团通过军事、政治和联姻网络主导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王朝的建立与统治,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300年间,有众人皆知的繁华盛世,人才辈出、万国来朝,一切生气蓬勃;300年间,有令人心痛的动荡乱局,阉党乱政、藩镇割据,王朝逐渐颓靡。
摘 要: 田余庆的史学研究,以考证精当、叙述精练、分析独具匠心、善于由微知著为特点。其名作《东晋门阀政治》,揭示了东晋侨姓门阀是如何凭借军政实力而与皇权“共天下”的,提出门阀政治来自并最终回归于皇权政治,这个“变态—回归”观照,对理解中古政治史颇富启迪。《秦汉
田余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专家。先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其后留校任教,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启迪现世,影响广远。2024年适逢先生百岁诞辰和十周年忌辰,2024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百岁诞辰纪念版,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朝诗人刘禹锡借助古诗典故让始终萦绕着神秘的色彩的世家大族脉络露出冰山一角。中国古代世家大族的存亡兴衰,恰如一把打开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金钥匙。士族与门阀这对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在两千余年间编织出独特的权力网络,其影响之深远,
换句话说,人成长,就是觉得过去的自己做了很多错事,在那些基础上有了好的改变,才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