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猫子”为啥容易患抑郁症;把木材变透明,还能让它更坚固耐用 | 国际科研周报
从记忆储存到视觉解析,从调节情绪到思维运转,大脑的每项功能都需要能量供给,这些能量由名为线粒体的细胞器产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法国波尔多大学科学家在《自然》发文称,他们绘制出了首张人脑能量分布图MitoBrainMap。为绘制出这张图谱,研究团队首先将一块冷冻
从记忆储存到视觉解析,从调节情绪到思维运转,大脑的每项功能都需要能量供给,这些能量由名为线粒体的细胞器产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法国波尔多大学科学家在《自然》发文称,他们绘制出了首张人脑能量分布图MitoBrainMap。为绘制出这张图谱,研究团队首先将一块冷冻
2025年3月27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承办,《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科学通报》协办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主要涉及数理天文信息、
2025年3月27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承办,《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科学通报》协办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主要涉及数理天文信息、
本文聚焦溶液印刷工艺制备薄膜晶体管(TFT)技术,综述了近年来印刷TFT材料与器件研究成果。TFT是平板显示器件的核心共性技术,决定了平板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与质量。针对TFT材料及工艺,分别介绍可印刷的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绝缘层材料,以及印刷制备TFT技术的发
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当前高亮显示应用的最佳选择,其具有高对比度、低响应时间、宽工作温区、低能耗和广视角等优势,成为当前产业界和学术界比较看好的新型显示技术。本文综述了Micro-LED新型显示技术的原理,对比其与现有技术的性
朱光亚是中国原子弹与氢弹科技攻关的卓越领导者之一,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科技导报》主编。2024年12月,值朱光亚百年诞辰之际,本刊专访了他的长子朱明远先生,旨在深入了解朱光亚一生的卓越贡献。本文展现了朱光亚注重培养发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独特教
“人机情感交互”研究旨在创建一种能感知、识别和理解人的情感,并能针对人的情感作出智慧、灵敏、自然回应的智能系统,是实现机器人自然化、拟人化、人格化的基础技术和重要前提。2024年,大语言模型的进步给该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本文从交互理论、情感认知、情感调节及交
2024年,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综述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突破,以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和CAR-T在实体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建议未来研究应加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强大、高效和灵活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模式识别与预测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系统,已成为环境领域备受关注的新兴工具。本文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盘点了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监测、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
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柔性电池因其可弯曲、折叠和拉伸等特点,成为可穿戴设备、软体机器人和植入式医疗设备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本文综述了柔性电池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关键组成部分、制造技术及实际应用案例等。本文还详细探讨了柔性电池的核心组成材料,包括柔性电极、电解
随着硬件结构的高集成化、复杂化和3维化,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已成为工程应用中具有挑战性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成为跨学科领域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正成为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图论和网格技术、热力学和动力学等进步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多物理场建模仿真技术和多物理场效应与仿真分析两
新试剂的研究和开发对有机合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新试剂不断出现。盘点了一些含氟和硫的官能化新试剂,如氟甲基化试剂,二氟甲基化试剂和三氟甲基化试剂,介绍了用于硫甲基化的新试剂DMSO-I
为盘点2024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科技导报》编辑部从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和科技新闻媒体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发表、公布或报道的中国科技成果中,遴选、推荐22项重大科学进展、20项重大技术进展、20项重大工程进展候选条目,由《科技导报》编
本文综合介绍了当前全球核能科技前沿进展。简述了核聚变技术最新进展,指出核能与氢能、太阳能等其他能源的耦合利用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高精度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计算、反应堆数字孪生技术、核能信息化与数据库建设是未来核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
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心理评估中的准确率和方法及伦理问题等应用和研究现进展,基于多模态和心理干预技术的发展,展望了人工智能未来在心理评估中的应用,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在心理评估中应用会更加关注个性化需求和跨学科的合作,在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人机互动技术、非侵入式调
以及DIKWP模型在人工意识认知交互中的作用,阐明了构建双向可解释、可信、负责任人工智能系统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多领域背景下,运用DIKWP模型如何实现交互主体的主观内在认知与客观外在表达的有效映射。构建以问题为导向、意图出发的技术框架,解决人工智能系统决策的不
本文以2011—2019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高血压电子病历建立数据集,用Apriori算法量化镇肝熄风汤组成中药的配伍强度,从多个维度体现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K最邻近分类算法结果最优,验证了镇肝熄风汤配伍调节细胞因子、减少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的作
本文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4年内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从16416例便秘患者的中医方药数据中挖掘医院治疗便秘的处方规律,并对核心处方从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和网络药理学分析2方面进行验证。临床研究证明核心处方总有效率为77.78%
本文介绍了国际噪声自动监测的发展态势,回顾了中国噪声自动监测的发展历程,划分了发展阶段,评述了中国噪声自动监测的成效及不足。未来3~5年是噪声监测工作开新局、谋新篇的新阶段,一是应进一步优化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健全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噪声监测标准化、
道路交通噪声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道路交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中国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概况,介绍了声屏障、低噪声路面、通风隔声窗、降噪林带以及智能化管控等噪声控制措施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分析了这些技术措施存在的问题及研发方向。阐明了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