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小暑,伏里桑拿;晚上小暑,伏里穿袄”?今年小暑是几点?
这时的小暑,不敲门、不吆喝,像一个穿着月光的旅人,从夜色里悄悄走进来,脚步踩在露水上,一声不响地“交节”了。是的,2025年的小暑,就定格在了7月7日凌晨4点04分43秒。
这时的小暑,不敲门、不吆喝,像一个穿着月光的旅人,从夜色里悄悄走进来,脚步踩在露水上,一声不响地“交节”了。是的,2025年的小暑,就定格在了7月7日凌晨4点04分43秒。
明日便是农历六月初三,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蕴含着特殊意义。民间流传着"1不说2不出3不结4不走"的禁忌习俗,看似简单数字背后,实则是先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总结与生活智慧的结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用科学解释一切,但那些流传千
眼瞅着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小暑了。小暑一到,那才叫真正的“上蒸下煮”,闷热难当,雨水也跟着勤快起来。这天气,人虽然热得够呛,恨不能躲进冰箱里,可地里的活儿一点不能耽搁。小暑前后,正是7月头上,好些秋茬蔬菜的播种黄金期就到了。要是错过这个点儿,种下去长得慢不说,收成
夏至已过,农村里忙得厉害。听老人说夏至后夫妻各自歇,其实不是真休息,是白天黑夜分开干农活。前阵子皖北麦田里看见农民半夜还在浇地,都是旱得没办法。有些地方用老式水车,现在年轻人会用抽水机,但天太热还是累得够呛。
只有启程, 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有所收获;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老辈人常说“节气不饶人”,今年赶上个闰六月,三伏天往后错了半拉月,气温和雨水的节奏跟往年不一样了。
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天气现象,由于梅雨发生的时间正是江南地区梅子的成熟季节,因此称作“梅雨”,这段时期叫作“黄梅天”,它的到来预示着持续阴雨、高温与潮湿,而在节气上,此时处于芒种与夏至节气阶段,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正是
梅雨季一般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主要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芒种节气期间,梅雨往往刚刚开始或者正处于发展初期。今年的梅雨季已悄然而至,长达38天!下面具体看看今年什么时间入梅?什么时间出梅?
按照老祖宗的推算方法,“芒种逢丙日入梅,小暑逢未日出梅”。2025 年芒种节气是 6 月 5 日,而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便是 6 月 6 日,因此今年的入梅时间在 6 月 6 日。小暑节气在 7 月 7 日,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出现在 7 月 13 日,即为出梅时
这个时节虽然适合播种不少作物,但有些蔬菜可得沉住气,非要等到小暑才能下种。
今天是公历6月5日,农历五月初十,北京时间17点57分,当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我们就迎来二十四节气中“芒种节气”的交节时间。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我以前最讨厌的一个节气,因为那时候放学回家,家里人都在地里干活,而且自己免不了也要去帮忙,第二天的时候,作业都没做完,没准就会挨老师一顿批。而如今,反而喜欢上芒种这个节气,看着为数不多的人,在地里插秧收
大伙儿总爱把整个夏天简称为"六月天",这波操作简直666!毕竟在传统节气里,六月份可藏着夏日的两大王者——小暑和大暑这对CP。举个栗子,就像游戏里的双BOSS关卡,小暑刚把温度条拉到30°C热身,大暑直接开启地狱模式,动不动就甩出40°C+的暴击伤害。不过今年
哎呦,这小暑一过,日头是真毒啊!水泥地都能煎鸡蛋了,咱地里的庄稼更是晒得“蔫头耷脑”。眼瞅着伏天正式拉开大幕,浇水这活儿就成了头等大事。浇少了?叶子打卷儿,干得冒烟!浇多了?好家伙,大中午一瓢凉水下去,那根系跟泡了桑拿似的,闷热潮湿,搞不好就烂根、生病,比旱着
眼看快夏天,梅雨季却比你的假期还准时上线!别说空调遥控器没电,咱们的衣服,也许已经提前闻到“发霉的味道”了。江南的朋友们,准备好体验“被子不舍你、地板滑到你”的梅雨模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