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董必武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的多重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同盟国开始商讨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问题。1945年4月21日,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飞抵美国,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随行人员有秘书章汉夫、翻译陈家康。董必武一行打破了国民党的外交封锁,在中共外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在参会期间的超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同盟国开始商讨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问题。1945年4月21日,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飞抵美国,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随行人员有秘书章汉夫、翻译陈家康。董必武一行打破了国民党的外交封锁,在中共外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在参会期间的超党
4月23日,由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二泉展览馆开展。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精选董必武同志1938年至1975年间题写的近80幅珍贵手迹,并辅以苏绣、油画等艺术品,生动展现了这位中国共产党
4月23日,由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二泉展览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从董必武1938年至1975年间题写的众多手迹中遴选出近80幅手迹,并增加了苏绣、油画等艺术品。这是《董必武手迹展》全国
《走进周恩来》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通过三次预言、四次痛哭、五次发脾气、六个办公室、周恩来与酒、夫妻之间、毛泽东与周恩来、周恩来逝世全过程等事件的深情描述,塑造了一位至高至圣、至情至性、大智大勇的“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他的履历极为优秀,本来他能过上安逸的日子,但为了信仰,他毅然决然的投入到革命的浪潮中。1921年,他出席了中共一大,按他的革命经验和履历来说,他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13名代表,肩负着全国50余名党员的使命,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这13位代表的人生轨迹,深刻映射着早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道路上的血泪与考验。
1950年代中期,一场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毛主席谈起胡适,言语中透着惋惜:“胡适这个人真固执,我们托很多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可他却无动于衷……”
董必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是新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开拓者。同时,董必武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他留下的千余首诗作中,包含大量以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发展进步为题材的内容,还有对现代科学
1903年五六月间,董必武参加黄安县、黄州府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同年8月,他在赴武昌参加乡试考举人期间,因路过省巡抚衙门,到门口观望了一下,被守卫诬蔑为“窥探官衙”,遭到一顿殴打,愤而弃考回乡。那次被清朝衙役的毒打,使董必武看清了清朝腐败的真面目。
七十年前世界的目光聚焦旧金山,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宪章》在那儿庄严签署。作为战胜国,中国派出了代表团,其中一个名字董必武,第一次以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份,被世界记住。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巿,在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关头和转折时期多次成为革命的中心。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涌现出一大批为中国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先辈和英烈,董必武就是其中一位。
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的行为与主张也是受到了多人的追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我们带来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1945年2月12日,雅尔塔会议发表公报,宣布由美、苏、英、中、法五国共同发起召开筹备成立联合国的旧金山会议,制订《联合国宪章》。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一个走向世界的重要契机,必须参加其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