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IP出圈的核心是创新
纵然不舍,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2025年毕业生作品展”终于还是落幕了。自4月24日开幕以来,展览热度持续攀升,校方将闭展日延长至6月22日,但每天3万人的预约名额还是“秒空”,不少外地观众甚至打“飞的”来观展,火得“在国内外展览界都堪称罕见”。
纵然不舍,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2025年毕业生作品展”终于还是落幕了。自4月24日开幕以来,展览热度持续攀升,校方将闭展日延长至6月22日,但每天3万人的预约名额还是“秒空”,不少外地观众甚至打“飞的”来观展,火得“在国内外展览界都堪称罕见”。
5月26日,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专家学者,聚焦“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研讨。
5月26日上午,“艺脉相承·焕彩开新”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举行。时光走过85载,这座培育了6万余名艺术专门人才,诞生过《父亲》等艺术名作的艺术院校,将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美术院校目标,以崭新姿态开启高质
在抗战烽火中破土而生,深耕西部沃土,叶毓山、罗中立、庞茂琨、何多苓、周春芽、高小华、张晓刚等一批批艺术名师大家在这里成长;《收租院》《父亲》《苹果熟了》《春风已经苏醒》《大家庭》《烈焰青春》等一批批艺术名作在这里诞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的进程。
26日,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该校虎溪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作主旨报告,他介绍,85年来,川美培养了6万余名艺术专门人才,成就了众多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