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实施意见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村集体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村集体
乡村富民产业以农民为主体,适合乡土农情,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创新创业活跃,能给农民带来稳定收益,对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制定本实施意见。
在临沂客户端讯走进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富泉村,只见大棚里的果蔬四季常青,面粉加工车间飘出麦香,劳保鞋厂的机器声与农机合作社的轰鸣声交织成振兴的乐章……这个曾经闭塞贫困的村庄,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融合和资源整合,实现了从“穷山洼”到“绿富美”的华丽蜕变。
为推进我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这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动作为,也是破解河南农业大省转型难题的关键探索,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背
《方案》聚焦粮食产业集群、畜牧渔业产业集群、油脂油料产业集群等6大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培育小麦产业链、玉米产业链、红薯产业链等18条乡村富民产业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联农带农、集群发展的乡村富民产业格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加快农业农村资源开发,推
为推进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为推进我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在黔东南州岑巩县苗落村,一片片整齐的茶园沿着山势蜿蜒而上,采茶农人腰间的竹篓里,翠绿的茶芽折射着致富的希望;在剑河县南寨镇柳寨村,村民们正抢抓农时,种植中药材威灵仙,通过“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当地不仅实现了技术标准化、销售订单化,更让小小中药材成为
“要想乡村富,产业先起步。”在广袤的“三农”大地,如何做好“土特产”这一关键课题,深入钻研其发展路径,探寻可行策略,于“土”中挖掘潜力,在“特”上突出优势,在“产”上做足文章,借产业振兴东风推动乡村全方位繁荣,成为重中之重。沪农商村镇银行凭借距离乡村更近、与农
眼下,我市各县区正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引领下,新品种、新技术点亮田间新“耕”景,新农人、新农具奏响科技兴农新乐章,新举措、新思路绘就农业新图景。
在临沂客户端讯“我们镇是著名的石雕石刻和黑松苗木基地。为实现石雕石刻的资源、技术及销售共享,我们本着‘共富、共建、共享’理念投资打造了有500余株景观松及2000余件石雕石刻的松石坊,引入电商平台,通过直播讲解‘汉白玉二十四节气’等工艺,吸引消费者,并带动年轻
三月的吉林大地,尚未完全褪去寒意,舒兰市朝阳镇新旭村的蔬菜大棚内却已是一片盎然春意。杨占林穿梭在16栋大棚之间,仔细检查黄瓜幼苗的长势,手中的温度计显示棚内温度22℃、湿度65%。“这个时节要特别注意通风和光照,苗壮实,收成才有保障。”这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
济宁市各地通过建设共富工坊、加大技能培训,打造富民产业,实现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两会现场气氛热烈,代表委员们聚焦社会发展和百姓关切积极建言献策,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个大礼包、一个个好政策,都是为了让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3月13日,带着全国两会期间满满的收获,全国人大代表,饶阳县端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志辉顾不上休息,立即
3月13日下午,宝鸡市委副书记、渭滨区委书记段小龙调研渭滨区农业农村工作。他强调,全面落实中省市农业农村会议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富民产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各地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推广应用数字化、智慧化等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图为2024年12月12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内蒙古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拍摄的水培生菜。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近年来,各地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推广应用数字化、智慧化等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图为2024年12月12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内蒙古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拍摄的水培生菜。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