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听涛】推行绿色文明殡葬是时代的呼唤
殡葬,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程,不仅关乎逝者的尊严与安息,更体现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倡导文明殡葬、推进移风易俗,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时代新风的迫切需求。
殡葬,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程,不仅关乎逝者的尊严与安息,更体现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倡导文明殡葬、推进移风易俗,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时代新风的迫切需求。
日前,一场以“移风易俗倡新风 文明祭扫寄哀思”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大名县崇德广场举行。设立咨询台,摆放文明标语展板,发放倡议书……活动中,志愿者向过往群众宣传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劝导采用文明、安全、节俭的方式祭奠故人。现场群众纷纷在活动条幅上签名,承诺从自身
广大市民朋友:为进一步增强不动产登记便利度,全面提升登记服务水平,鄂尔多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东胜部及康巴什部于2025年4月7日(周一)进行数据迁移、系统升级,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暂停办理。具体恢复办理时间我中心将第一时间发布公告。您可以随时关注“鄂尔多斯市不动产
连日来,河北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生态安葬、绿色祭祀,积极弘扬社会新风,营造安全、文明、绿色的清明祭扫氛围。
连日来,我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生态安葬、绿色祭祀,积极弘扬社会新风,营造安全、文明、绿色的清明祭扫氛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日益提升,绿色节地安葬方式被大众所接受和推崇的程度越来越高。今年清明节期间,记者在鞍山几座墓园看到,很多市民更加接受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海葬等安葬方式。绿色节地安葬方式普及率稳步增加,其中选择树葬、海葬的最多。
“亲爱的爸爸,咱家一切安好,请您放心。”4月1日,在银川市福寿园生态葬纪念广场,市民姚雪琴与家人在这里为父亲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安葬仪式。“父亲生前最爱花草,他常说,人走了要给大地留点养分。”姚雪琴取出一张老照片,画面中,老人正弯腰指导年轻工人修剪月季,神情专注而
春和景明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4日上午,深圳市各大墓园迎来祭扫高峰。据统计,当日,全市民政、交通、消防、公安、卫健等部门共计派出4518人次参与祭扫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全市各墓园累计接待市民超20万人次。3月29日至4月4日,全市各祭扫场所已累计接待市民群
清明节前夕,省民政厅、省文明办联合发布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全省各界以文明、和谐的方式追思先人,共同营造平安、绿色的清明祭扫氛围。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在东胜区柴登福寿园节地生态葬试点项目内,市民樊旭轻轻擦拭着其中一块刻有亲人名字的壁葬碑。这面承载着数十个家庭追思的墙壁,正是东胜区2024年推行的节地生态葬试点项目缩影——在这里,壁葬、树葬、花坛葬等绿色安葬方式,正将“慎终追远”的厚重情感
春和景明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4日上午,深圳市各大墓园迎来祭扫高峰。据统计,当日,全市民政、交通、消防、公安、卫健等部门共计派出4518人次参与祭扫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全市各墓园累计接待市民超20万人次。3月29日至4月4日,全市各祭扫场所已累计接待市民群
福寿园建园以来,一直致力于创新绿色产品。从1994年的亭葬、室内葬、别墅葬开始,到1998年的植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再到2007年联合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发出环保节地倡议,福寿园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去研发和推广符合时代的节地葬式,倡导节地生态的行业新文化。
“其实,死亡离我们并不遥远。我来殡仪馆的时间并不长,但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大病年轻化了。”活动主持人是“00后”生命教育讲师王资平,互动开场,他便提出一组数据:“假如我们以60岁这个当今退休的年龄作为一个年龄段来说,六十岁以前,我们称之为年轻的生命,那么
又是一年春草绿,一年一度清明来。清明节是祭奠逝者、缅怀先烈、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弘扬文明新风,营造良好风气,特向广大居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清明节快到了,我在祭扫时发现,部分墓地价格昂贵,建造豪华,不仅占用土地,还造成资源浪费。而生态葬,既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价格也相对亲民,能为许多家庭减轻负担。同时,它与‘厚养薄葬’的观念也高度契合,逝者的生命能以‘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方式融入自然。我身边有很多
春风载暖阳,山川披绿妆。随着清明节临近,迎来了传统的祭祀扫墓时节,在这个寄托哀思、缅怀故人的时刻,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营造文明、平安、祥和、低碳的祭扫环境,特向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近年来,随着殡葬改革的逐步深入,魂系生态、回归自然的生态葬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临近清明节,海报新闻记者采访调查济南、青岛等地的殡仪馆、殡葬机构了解到,伴随各地早已普遍出台的生态安葬奖补支持政策,海葬、花坛葬、树葬等现代文明生态安葬,正逐渐被大众所接
一朝春醒,万物清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传承孝道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我们对先人的追思、对血脉的铭记,更寄托着对生命价值的感情与传承。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让清明更添诗意,让思念更有温度,区文明办向广大市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生如春之花苞,静待绽放,死如秋之落叶,化泥护树。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普及法律知识,近日,宝山区杨行镇司法所和多个社区结合锄草种花、生态植树、DIY盆栽等活动,以生死更迭为契机,宣传涉及人们生老病死、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的民法典内容,开展殡葬领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当日上午10时许,张湾区花果公墓树葬区前,绿树成荫,鸟鸣声声。市民周先生带着家人前来祭奠母亲。周先生母亲的“墓”,是一棵4米多高的松柏,身姿挺拔,枝叶繁茂。墓碑则是一块如杂志封面般大小的石碑,静静依偎在树下。和传统墓葬不一样,周先生的母亲选择的是树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