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

千年戏韵: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嬗变

当夜幕降临,老戏台上的灯笼次第亮起,锣鼓声穿透青砖灰瓦,水袖翻飞间,生旦净丑的悲欢离合便在方寸舞台间徐徐展开。中国戏曲,这一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艺术形式,历经三千年风雨,至今仍在华夏大地上生生不息。从上古巫傩的面具到梅兰芳的贵妃醉酒,

戏曲 勾栏瓦舍 牡丹亭 中国戏曲 瓦舍 2025-05-28 23:32  6

出彩宛梆薪火相传

宛梆吼一腔,迷了八道岗。进入夏日,室外温度一天比一天高。下午一点多,在内乡县板场乡板场村,内乡宛梆的演员们正顶着火热的太阳搭建舞台。一个个汗流浃背、满脸黑红,但他们手里却在快速地忙活着,舞台搭建就绪,大家便各司其职,排线、音响、灯光、化妆、定弦,一刻不敢松懈。

内乡 中国戏曲 宛梆 板场初中 内乡宛梆 2025-06-09 08:05  6

古老柳子戏的青春表达

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柳子剧团)“90后”演员尹春媛凭折子戏专场的精彩表现,近日摘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年轻演员“摘梅”是剧团人才培养成果的彰显,也是古老剧种柳子戏戏脉长青,以青春姿态走入现代生活的一个鲜活写照。

青春 柳子戏 尹春 中国戏曲 孙安动本 2025-06-03 09:24  7

坤伶的复兴 黄梅戏

黄梅戏是产生于长江中游的一个后起剧种。长江中游地区位居北曲杂剧交汇核心,来自南戏的高腔、吹腔,来自北曲的弦索、梆子腔在这里融合、交流,以武汉为中心形成汉调,以安庆为核心形成徽调,形成中国戏曲最主要的两大声腔体系。经历白莲教、太平天国动荡之后,原本流行于这里的旧

黄梅戏 花鼓 中国戏曲 坤伶 黄梅调 2025-05-28 17:05  7

“让世界AI(爱)上中国戏曲”,西城区全球首发多语种“京剧发祥地”主题曲

5月22日上午,西城区在第五届中国(北京)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上重磅发布由“智韵京声”AI模型制作完成的多语种版“京剧发祥地”主题曲《五洲同唱结戏缘》。这是全球首支通过AIGC多模态大模型生成的多语种戏曲歌曲,目前已精准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种国际通用

多语种 京剧 西城区 京剧发祥地 中国戏曲 2025-05-24 13:0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