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公职人员因微信办公违规被处理,教训惨痛!
2016年10月,某市市委某部门为部署相关敏感工作,印发了涉密文件,并通知该市29个乡镇派人签字领取文件。某乡政府干部洪某到市委领取文件后,认为事件紧急,又正值深夜,于当晚将该件拍照发送到乡政府微信群。群成员杨某看到后,立即转发到其他微信群。之后,该件被数次转
2016年10月,某市市委某部门为部署相关敏感工作,印发了涉密文件,并通知该市29个乡镇派人签字领取文件。某乡政府干部洪某到市委领取文件后,认为事件紧急,又正值深夜,于当晚将该件拍照发送到乡政府微信群。群成员杨某看到后,立即转发到其他微信群。之后,该件被数次转
在黄土高原的褶皱深处,一段浸润着革命理想与人文情怀的往事,随着泛黄报纸的墨香穿越时空。1942年的陇东分区,春寒料峭中萌动着新的生机,这份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陇东报》,因毛泽东亲题报头而成为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的独特见证。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鉴定家、教育家及红学家,最突出的是他的书法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启功在世的时候,曾为很多场馆、机构题写过牌匾,也有一些报纸的报头邀请启功先生题写,在当时属于“网红级”书法大咖。
1940年11月22日出版的《大众报》上,“大众报”三个遒劲大字横贯报端,右下角竖排的“毛泽东”署名如利剑出鞘。这张穿越烽火的新闻纸,见证着江南水乡特殊战场上的文化坚守。
清朝末年,碑学逐渐兴起,近代书坛的学碑者,更是数量众多,吴昌硕、于右任、林散之等人,皆延续碑学一脉,用笔浑厚、拙质,呈现雄强之风,就在一种古拙的气息里面,启功脱颖而出,他乃是清朝的皇室后裔,继承前人思想,深谙帖学一脉,临摹“赵董”之风,汲取王羲之的秀逸,书法飘
启功先生是著名的书法家,题写过很多的匾额,也给报纸题写过报头,但是有个报头出现了“错别字”,最后被换成了电脑印刷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