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

陈存仁回忆:上海人惊惶的了不得,说皮帽子来了,小孩便不敢再哭

由于白报纸缺乏,其价格暴涨,使我联想到抗战时代的上海,也有过这种情形。那时陈公博当市长,忽然结识了一位以撰写《结婚十年》驰誉的女作家苏青,苏青当时为陈公博所激赏的名句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也"。苏青原名冯和仪,办有《天地》杂志,因为纸张缺乏,就由陈公博下了一

上海人 租界 闸北 陈存仁 丁惠康 2025-06-06 15:14  4

“八·一三”:战争的残酷狰狞如在眼前

按:美籍华裔学者傅葆石先生的《灰色上海,1937—1945》,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以及采访资料,重建了1937到1945年日本占领上海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图景,是一部深刻感人的学术佳作。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描述了抗战之初上海租界内的“血腥星期六”,破除了人们对

战争 外白渡桥 租界 shanghai 闸北 2025-05-28 16:26  5

没有CT与显微镜的时代:清末民初为何罕见癌症记载?

当我们在博物馆凝视清末民初的老照片时,很难想象那个时代竟与癌症绝缘。翻遍《清史稿》与地方县志,关于 "癌" 的记载寥寥无几,这与当今每分钟 6 人确诊癌症的数据形成惊人反差。是史书刻意遗忘,还是诊断技术局限?从太医院脉案到民间药方,从士大夫日记到传教士报告,本

癌症 显微镜 闸北 胡正详 伯驾 2025-05-23 00:5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