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官是如何演变的?这些“记者”对我国文明史的贡献不可不提
早在文明刚起步的时候,就有一群人默默扛起了记录历史的重担——他们就是史官。从刻在龟壳上的甲骨文,到竹简上的小字,再到后来的纸质书,他们用笔记录下了一切。可别小看这帮“古代记者”,他们不光记下了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还留下了老百姓的酸甜苦辣。
早在文明刚起步的时候,就有一群人默默扛起了记录历史的重担——他们就是史官。从刻在龟壳上的甲骨文,到竹简上的小字,再到后来的纸质书,他们用笔记录下了一切。可别小看这帮“古代记者”,他们不光记下了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还留下了老百姓的酸甜苦辣。
本文转自“楞个想”,为葛剑雄教授2017年5月22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内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所作讲座的记录稿,有删改,摘自《何以中国》。旨在知识分享,如涉版权问题,联系小编删除。
他切实讲到了一句话,很多文科专业,是没有壁垒的,很多文科专业能干的工作,理科生短时间学习之后一样可以干,甚至非专业的比专业人员干的也不差。
自古以来,君臣纲常等级森严,以臣弑君,自古以来都是大忌,统治者为了维护君权,制定了严格打压以下犯上的制度,自古以来敢于挑战此等权威者,很多都没有较为妥善的结局。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弑君行为作为对皇权最极端的挑战,始终被视作“大逆不道”的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