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新农人③丨徐应良:喜看“红莲”千重浪
7年间,他从一名普通“打工仔”成长为企业高管;15年间,他创办的家庭作坊发展成年产值5000多万元的现代企业。从农村走出去,又回到农村,他的目标是带着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他又变身“新农人”,为家乡引进“红莲型”杂交水稻制种团队,并亲
7年间,他从一名普通“打工仔”成长为企业高管;15年间,他创办的家庭作坊发展成年产值5000多万元的现代企业。从农村走出去,又回到农村,他的目标是带着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他又变身“新农人”,为家乡引进“红莲型”杂交水稻制种团队,并亲
六月的昌邑大地,金浪翻涌,麦香四溢。“风吹麦田千重浪,又是一年夏收时。”,随着小麦陆续成熟,昌邑市正紧锣密鼓做好“三夏”生产各项准备,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为秋粮丰收筑牢根基。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秀江的晨雾还未散尽时,鼓点已如惊蛰的春雷,在两岸峭壁间撞出细碎的回声。我站在昌黎阁飞檐下,看 18 支龙舟如箭矢般劈开青玉似的水面,432 片木桨翻卷起银亮的水花,恍惚间以为是唐代的风穿过千年柳影,将 “竞渡祭屈” 的古俗重新泼墨成眼前的壮阔画卷。
五月的冀南大地麦浪涌动。在曲周县的11个“绿色吨半粮”千亩示范方内,科技小院的师生与农技人员熟练操控着无人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他们运用智能监测等技术实时掌握苗情动态,全力为夏粮丰产丰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