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构建全学段生涯教育体系 让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设计师”
“起初我还懵懵懂懂,对未来从事什么工作很迷茫,是学校给了我们全方位的生涯教育和实践机会。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学校就同时提供了‘生涯先修课’在线课程供我们学习。入校后,经历了一次次的生涯教育和一场场的实践体验,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
“起初我还懵懵懂懂,对未来从事什么工作很迷茫,是学校给了我们全方位的生涯教育和实践机会。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学校就同时提供了‘生涯先修课’在线课程供我们学习。入校后,经历了一次次的生涯教育和一场场的实践体验,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
6月7日,以“数智传承·文化共荣”为主题的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非遗研究者、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实践者,一起围绕“非遗智能传播”“非遗数字再现”“非遗美学设计”等核心议题展开跨学科、跨媒介、跨文化、跨行业的学研创交
“社交媒体逐渐成为电子烟营销的另一个平台。”“对未成年人的销售限制和健康警示的执行力度仍显不足。”6月4日,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效果评价报告,来自公共卫生、临床医学、法学、传播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研讨电子烟管理现状及未来改进方向。
6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将致力于探索构建植根中国实践、融通中外智慧的自主知识体系,促进中外合作交流、文明互学互鉴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所有学科重塑人才培养体系,所有学位项目改革培养方案,所有本研课程逐一调整更新……近日,复旦大学正式发布面向2025级的教育教学改革3.0版方案,全面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致力造就多潜质、高潜能“干细胞式”创新人才。
一街一史藏星火,十线百景绘宏图。5月28日,“上海红色行走10条经典线路”在上海师范大学发布,每条路线约2公里漫步行程,涵盖5到7个红色地标,串联起了从觉醒年代到新时代的红色脉络。
5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徐剑教授团队在上海科技节·科技传播理论分会发布《全球城市科技传播能力指数2025》,对全球40个科技传播能力的代表性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