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稻蛙共生”实现生态效益双增
近日,记者走进凤冈县琊川镇朝阳村“稻蛙共生”养殖基地,黑斑蛙“呱呱呱”的叫声响彻耳畔,直播带货员忙着带货。去年朝阳村引进公司实施“稻蛙”共生养殖见到效益后,今年扩大养殖规模至130亩,预计产值达400多万元,公司今年预计支付当地农民务工费40万元,实现生态效益
近日,记者走进凤冈县琊川镇朝阳村“稻蛙共生”养殖基地,黑斑蛙“呱呱呱”的叫声响彻耳畔,直播带货员忙着带货。去年朝阳村引进公司实施“稻蛙”共生养殖见到效益后,今年扩大养殖规模至130亩,预计产值达400多万元,公司今年预计支付当地农民务工费40万元,实现生态效益
老杨头蹲在田埂上抽烟,火星子明明灭灭映着水面。那群墨绿歌者本应蹲在浮萍下,腮帮子一鼓一缩把月光吹成气泡。"昨儿还唱得欢实,今早咋就哑了腔?"他朝水洼扔土疙瘩,涟漪吞了最后半声"咕呱",像咽下枚生锈的铜钱。
夜幕降临,德江县合兴镇东园村“稻蛙共生”的绿色生态种养产业园里,阵阵“呱呱呱”的蛙鸣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成为了乡村夜晚独特的交响曲。放眼望去,月光皎洁,连片的稻田和不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渐渐融为一体,被丝网隔成一个个小方块稻田里随处可见密密麻麻、拇指大小的黑斑蛙
“方方正正的一个池子,半亩左右的大小。当初考察这个项目时第一次看到这种样式的黑斑蛙养殖池,脑海中就冒出了‘半亩方塘’这个名字。”
随着电商直播带货的兴起,农产品销售找到了新出路。近日,在位于琊川镇朝阳村的贵州省裕登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黑斑蛙种养殖基地里,主播们正在进行直播带货,让黑斑蛙“跃”上了“云端”市场。
“走!种菜去!”5月17日,汪集街洲上村的田间地头热闹非凡,禾唱星野“耘耕院子”共享菜园开园。家长带着孩子们在田地里挥锄挖土豆、播种菜苗,欢声笑语与田园风光交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