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同江让百姓吃好“文旅饭”
“这是赫哲族鱼皮帽子,选取上等鱼皮进行设计,再经过细密的手工缝制,非常美观、精致、耐看……”4月1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海珠手工艺品合作社负责人王海珠在直播间这样介绍。她从事鱼皮画、鱼骨画、鱼鳞画等赫哲族文创产品生产销售多年。“文创产品改变了我的
“这是赫哲族鱼皮帽子,选取上等鱼皮进行设计,再经过细密的手工缝制,非常美观、精致、耐看……”4月1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海珠手工艺品合作社负责人王海珠在直播间这样介绍。她从事鱼皮画、鱼骨画、鱼鳞画等赫哲族文创产品生产销售多年。“文创产品改变了我的
“嫩水静静向东流,清清江面荡渔舟,摇船撒开金丝网哟,鱼儿满歌乐悠悠……”夕阳西下,一阵悠扬的歌声响起,闻声望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后平村的一场文化惠民百姓村晚系列活动文艺演出正在举行。
康熙二年(1663年)三月,当清朝官员在奏折里第一次写下“赫哲"二字时,他们或许没想到,这个从"赫真"(东方人)演变而来的称呼,会成为中国北方渔猎文明的活化石。更早的文献里,"黑斤"、“黑津"等称呼,都是赫哲人扛着鱼叉与风雪在历史长河里刻下的印记。直到1934
广播剧《赫哲人的“伊玛堪”》以赫哲族民间说唱艺术“伊玛堪”为核心,讲述赫哲族人尤日根一家三代人的故事,反映了赫哲族人从抗日战争时期以来的民族发展史、文化传承史及生活变迁史。这一题材具有稀缺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
“阿朗赫赫尼那,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一首《乌苏里船歌》让世界知道了黑龙江省饶河县。近年来,饶河县委、县政府坚定实施“四基地一窗口”发展战略,凭借独特区位优势、优良生态环境、丰富文化底蕴等资源禀赋,强化产业发展思路,打造东北黑蜂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赫哲族是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如今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自古就是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赫哲人捕鱼、食鱼,甚至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亦熟悉野兽习性,谙于捕猎。赫哲人喜爱音乐,常常有感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