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读博,53岁转方向!这位84岁老院士说“人人都可能成功”
狭长的办公桌上,高高垒着两摞书,其中尤为醒目的是一本厚厚的《新德汉词典》。37岁时,根据中德科技交流协议,郭爱克被公派到德国慕尼黑大学进修,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获得德国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的学者(Dr.Rer.Nat)。
狭长的办公桌上,高高垒着两摞书,其中尤为醒目的是一本厚厚的《新德汉词典》。37岁时,根据中德科技交流协议,郭爱克被公派到德国慕尼黑大学进修,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获得德国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的学者(Dr.Rer.Nat)。
卢鹤绂,1914-1997,享年83岁,出生于沈阳市,籍贯山东莱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著作《受控热核反应理论基础及探索成就》,《容变粘滞性与声之速变及吸收》等,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他的父亲卢景贵是铁路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