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的春天--第二章 离家从军
1946年的隆冬,塞外的寒风像钝刀般锉着人脸。靠山村被一场百年不遇的鹅毛大雪吞没,积雪没膝,九条石龙般的山脊完全隐没在皑皑雪幕中。李老汉家的土坯房在风雪中战栗,纸窗哗啦作响如垂死之人的喘息,火盆里最后几点暗红的炭星,正与刺骨的寒意作着徒劳的抗争。
1946年的隆冬,塞外的寒风像钝刀般锉着人脸。靠山村被一场百年不遇的鹅毛大雪吞没,积雪没膝,九条石龙般的山脊完全隐没在皑皑雪幕中。李老汉家的土坯房在风雪中战栗,纸窗哗啦作响如垂死之人的喘息,火盆里最后几点暗红的炭星,正与刺骨的寒意作着徒劳的抗争。
李老汉皱着眉头看着笼子里那只凶猛的老鹰,犹豫着是否该继续救治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湖北天门的李老汉蹲在地头擦汗时,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消息。屏幕上不是古诗,而是土壤检测平台发来的报告:“沙土地块含水量18%,建议下午4点开启滴灌系统。”他摸着裤兜的老旱烟笑了:“种了三十年地,头一回觉得老祖宗的诗里,该添上几
我是东山村的村医,干这一行已有三十多年。这些年看惯了生老病死,也见识了不少人情冷暖。村里人常说,隔壁村的杨大夫文化高,药也好,但有啥心里话,还是愿意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