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文化宫走进辖区小学 开展掐丝螺钿体验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热爱,6月26日,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携手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街道办,在贵阳市纪念塔小学举行了一场掐丝螺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热爱,6月26日,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携手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街道办,在贵阳市纪念塔小学举行了一场掐丝螺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
“民小博”是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的卡通拟人形象,肩负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它活泼开朗、充满好奇心,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活宝”,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向大家讲述贵州各民族的故事。
5月24日晚,贵州科技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联动举办“探索科学奥秘,点亮智慧之光”系列主题科普文化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公众带来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盛宴。
繁花似锦的五月,迎来了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围绕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举办陈列展览、公众互动和传统文化体验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以博物馆独特的“硬核”魅力,实现了一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繁花似锦的五月,迎来了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围绕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举办陈列展览、公众互动和传统文化体验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以博物馆独特的“硬核”魅力,实现了一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5月18日,由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和中国 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天工开物——镜像·中华手工艺”展览在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展。展览以“镜像”为载体,以中华手工艺为主题,赓续中华文脉,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在互鉴交流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快速传播,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它从单纯的历史文化守护者,转变为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