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死于气候变化:从公元741年的一场雪说起
当开元盛世步入最后一年的末尾,严寒的气候给北方游牧的契丹与奚族造成了巨大影响,他们频繁南下侵扰大唐帝国的边境。在这场比以往显著提前的初雪降临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大唐天宝元载(742年),40岁的安禄山被正式委任为东北边疆的平卢节度使。13年后(755年),在东北
当开元盛世步入最后一年的末尾,严寒的气候给北方游牧的契丹与奚族造成了巨大影响,他们频繁南下侵扰大唐帝国的边境。在这场比以往显著提前的初雪降临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大唐天宝元载(742年),40岁的安禄山被正式委任为东北边疆的平卢节度使。13年后(755年),在东北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呀!当您翻开这篇文章时,端午已过,但端午佳节的粽香仍弥漫在空气里。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
老话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年轻时总觉得这句话太过苛刻,直到亲眼见过太多事情才明白其中深意。有人一次次原谅那个伤害她的人,最后却落得人财两空;也有人倾尽善意帮助他人,却被对方恩将仇报。善良遇上不知感恩的心,往往是最痛的教训。
大家对蝗灾可能都有一定了解,大量飞蝗聚集形成庞大的种群,这有利于它们觅食、寻找栖息地和选择配偶等。蝗灾危害极大,大规模蝗灾形成后,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1943年,印度爆发“黑色蝗灾”,4000亿只蝗虫如黑云压城,所过之处庄稼寸草不生;2024年,全球仅报告17起局部蝗灾,中国更连续13年实现“蝗区无灾”。这场胜利背后,是农药的“化学核弹”,还是科技的“智慧革命”?
您没看错,这不是《动物世界》拍摄现场,云盘山脚下的蒙古百灵大军直接把天空整成了动态马赛克。按野生动物协会估算,这群空中艺术家足足有七八万只!知道这意味着啥不?整个河北省的蒙古百灵种群数量加起来都没这么多!
肖战演的藏海表面是“基建狂魔”,背地里竟用蝗灾搞生态战?显微镜观众更绝——蝗虫翅膀纹路暗藏家族图腾,这哪是虫灾,明明是“虫族复仇者联盟”啊!
监测与预警体系官员定期巡查蝗虫密度,发现虫卵或幼虫阶段即组织扑杀。例如唐代姚崇发明“篝火诱杀法”,利用蝗虫趋光性集中灭杀。改变种植结构:推广抗虫作物(如黄豆、棉花),或调整播种时间避开蝗虫繁殖期。农业生态改造改旱为水:将蝗虫易发的旱地改为水田,破坏其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