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

乘坐“电火箭”,飞向外太空

天空翻滚着阴沉的灰黑色云层,在云层内部,带电的水滴和冰晶繁忙地调整着队列,带有负电荷的水滴排列在云的底部,云层顶端则挤满了携带正电荷的水滴。突然,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被一道闪电打破,炫目的白光一闪,大雨来临了。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但是闪电划破夜空的产物我们就对其

火箭 等离子体 外太空 等离子体火箭 日冕 2025-05-15 18:08  1

翟文延:与光同行,点燃新一代“人造太阳”

翟文延:与光同行,点燃新一代“人造太阳”文—本刊记者 于丹2025年3月,四川成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旁,一场关乎人类能源未来的实验正在进行。巨型环形托卡马克装置中,内部温度可达1.5亿摄氏度以上,是太阳核心温度的10倍。在这片被称作“亿度空间”

太阳 核聚变 等离子体 青年突击队 翟文 2025-05-15 11:29  2

原位场辅助增材制造

激光增材制造(LAM)的特点是复杂结构产品的快速迭代生产、制造灵活性高、稳定性好,可满足高端设备的整体性和多功能性要求。此外,它对未来太空和深海区域的探索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LAM往往会在熔池中产生高温梯度,导致孔隙率、裂纹和不均匀的粗柱状结构等缺陷。为了解

等离子体 熔池 lam 晶粒 喷丸 2025-05-14 22:17  1

核裂变可控还是核聚变可控

核能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人类能源发展的征途上闪烁着希望与挑战并存的锋芒。其可控性始终是悬挂在科学殿堂穹顶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吸引着无数研究者前赴后继地探索。当下,核裂变与核聚变技术宛若两条分道扬镳的河流,在技术成熟度的堤岸、能源效率的峡谷、安全性的浅滩以及环境

核聚变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 核裂变 万元熙 2025-05-14 22:10  2

可控核聚变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在探索宇宙奥秘与解决能源危机的双重驱动下,人类将目光投向了核聚变——这一被誉为“人造太阳”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核聚变,作为自然界中恒星发光发热的基本原理,其能量释放巨大且几乎无放射性废物产生,理论上是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理想能源。然而,将这一自然现象转化为可控

核聚变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 惯性约束 磁约束聚变 2025-05-13 13: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