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全部由公司保管,合法吗?劳动者应当如何应对呢?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一般来说,书面劳动合同应当一式两份。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用人单位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让劳动合同先签订合同,然后将劳动合同全部收回,然后再也不将劳动合同返还给劳动者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用人单位保管全部劳动合同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一般来说,书面劳动合同应当一式两份。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用人单位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让劳动合同先签订合同,然后将劳动合同全部收回,然后再也不将劳动合同返还给劳动者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用人单位保管全部劳动合同
近一段时间以来,京东外卖、美团等平台企业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举措,再次引发公众对规模日益膨胀的灵活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关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超过2.4亿人,其中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占比近40%。
一位正在产假中的二孩妈妈求助我。公司连续7年通过每年更换劳务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合同。产假工资比当地最低工资还低,生育津贴扣着不给员工,等上班后才支付。员工准备休完产假后不干了,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企业在进行背景调查时,如果操作不合规,可能会面临法律、财务、声誉等多方面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合规操作及其潜在风险:
本案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款之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网络上有信息透露,一名阿里巴巴的女性员工,在她怀孕已达七个月之际,竟然在未得到妥善处理其办公电脑和工牌的情况下,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解雇。此消息一经传播,立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关于职场女性权益维护的热烈讨论。
河西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张婧宇接受天津广播电视台《都市报道60分》栏目采访,解读案件要点,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法律适用要点,并提出合规建议与救济路径。
“王姐,公司业务调整,今天是你最后一天。”HR推过来一张协议,N+1的赔偿金额刺眼地写着“7.2万”。
低工资标准指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周一到周六FM89.9潍坊新闻广播8:00,14:00,18:00 为您播出《社保政策直通车》,本期节目针对企业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保政策,采用“一问一答”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权威解读,真正让社保为民服务“直通车”跑出惠企便民加速度。
潍坊 社保 直通车 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25-03-11 18:21 2
2025年3月9日,《今日说法》播出的特别节目之五,“上班的权利”引发了劳动者的关注,如:女职工小曼的权利是否切实得到维护;欲知其中“奥秘”,还得从常熟检方办理的系列公益诉讼案件说起。
一、总体目标在 2025年12月 31 日以前解决50%以上的代课人员问题,对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地区给予政策支持。二、基本原则代课人员问题由政府统筹协调,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坚持多措并举、积极稳妥的原则,通过考核转正、合理补偿等多种
在当今的职场环境中,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劳动者在合同期间遭遇被辞退的情况时,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便接踵而至。从初入职场的新人到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都可能面临这样的风险。合同期间被辞退如何赔偿?赔偿金额又
在现代职场中,员工的流动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当员工离职时,一份离职证明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诸多关键信息,它不仅是员工离职的重要凭证,更是员工下一段职业旅程的敲门砖。无论是新入职的企业,还是办理社保、公积金等相关事务,离职证明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许多企业和
在现代职场中,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重要过渡阶段。然而,当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判定为“不过”而遭辞退时,是否能获得相应补偿,成为众多求职者关注的焦点。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也反映了劳动法律法规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接下来,我们将
热搜内容其实是热播剧《蔷薇风暴》的情节:某杂志社为了扭转利润下滑的困境,决定将周刊改为月刊,并采用打分制淘汰员工。校对王春来不满公司的做法,断然向主编递交辞职报告并表示:“我知道这几天你一直在给大家打分。我没有资格问你打的是什么分,我不希望任何人用一纸分数去评
最近,后台收到一位网友的私信,他在一家公司辛苦打拼多年,如今终于拿到了心仪已久的大厂offer,对方要求他尽快入职。可按照现公司的离职流程,他需要提前30天提交辞职申请,这可把他急坏了。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生活中,不少人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可能是家里突发急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许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能会面临被公司辞退的情况。那么,没转正被公司辞退会有补偿吗?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涉及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以下将结合具体案例、当前政策来分析这一问题,并探讨其具体影响和注意事项。
在教育的舞台上,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代课教师,他们代课长达15年以上,却面临着被辞退的境遇。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思考:这样的辞退究竟合法与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