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是怎么打击宿敌的?看看1943年,他对陈诚做了什么
CC系、政学系、黄埔系三大派系各据一方,而以孔祥熙、宋子文、何应钦、陈诚、朱家骅等人为核心的势力集团更是各怀心思,争权夺利。
CC系、政学系、黄埔系三大派系各据一方,而以孔祥熙、宋子文、何应钦、陈诚、朱家骅等人为核心的势力集团更是各怀心思,争权夺利。
早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初,国共两党的士兵都不太愿意打仗,曾经的一致对外已经让双方厌倦了战争,基本已经没有人再想去打内战,但蒋介石不同,渴望实施独裁统治的他依然在重庆谈判结束之后挑起了内战。
何应钦与蒋介石的渊源始于日本振武学堂。1908年,18岁的贵州学子何应钦以留日考试第一名东渡,与高一级的蒋介石成为校友。在孙中山革命思想感召下,两人先后加入同盟会。1916年何应钦学成归国后,在黔军崭露头角,直至1921年因靠山王文华遇刺被迫流亡上海。
“重庆,委员长蒋:5012密。十八日围攻敌第五师团于昆仑关,激战已七昼夜,迭克仙女山、老毛岭、六五三高地、枯桃岭各要点,敌死伤惨重,我获轻重机枪多挺。尤以罗塘南端高地为敌最坚固堡垒,本师于敬日(二十四日)十九时,经两小时之肉搏,始告克复,毙敌官长十余,士兵二百
原来,国民党的军事法庭在1月下旬释放了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并公开宣布冈村宁次无罪。
这位曾被蒋介石赞为“福将”的黄埔教官,此刻面对的不仅是解放军的包围圈,更是来自南京的十二道催战电报——这场淮海战役的困局,早在十年前西安事变的密室中便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