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和吴谢宇案|7月共读预告
“三明治阅读俱乐部”是三明治线上写作社群每日书社区的共读共写活动。我们会在当月的写作社群内更新选书资讯,书籍范围包括非虚构、文学、历史、社科类。参与每日书的作者可报名申请获得赠阅。在阅读俱乐部,你可以:
“三明治阅读俱乐部”是三明治线上写作社群每日书社区的共读共写活动。我们会在当月的写作社群内更新选书资讯,书籍范围包括非虚构、文学、历史、社科类。参与每日书的作者可报名申请获得赠阅。在阅读俱乐部,你可以:
286页18万字,拿在手里没多大分量,而里面的内容却沉甸甸的,我读了近两周时间,期间数次窒息和愤懑。
北大才子吴谢宇弒母被抓捕后,他在庭上给出的杀母理由是:“认为母亲谢天琴在父亲病故后,生活已失去意义,由此产生杀害母亲谢天琴的念头”。他又说,自己杀母前,有了自杀的想法,杀母多少是因为“放不下”母亲而“将她带走”(不得已)。
这本书是对《三联生活周刊》“吴谢宇弑母案”封面故事报道的扩充,也就是说,当时碍于杂志篇幅或者时效而没有展开的内容,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呈现。印象里这样的书不多,虽然这样的出版物是经典的后新闻作品,但在中国,这种操作可能得到的回报向来和作者们的投入不成正比。
在物质丰盈的时代,一群“不愁吃穿”的孩子,却有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困境:11岁女孩在日记本写满“废物”,初中生因宠物离世诱发分离性焦虑而厌学,甚至有孩子拨打110哭诉“妈妈只要我不学习就打我”。对应的是家长的迷茫——“我们小时候挨打挨骂,为什么没心理问题?”
讲台上未干的血迹,课本上刺目的猩红。当一位高中生在教室举起凶器刺向自己的老师,倒下的不仅是育人者的身躯,更是一个时代教育根基的震颤。血案背后,16岁的刘某成绩优异——班级第一、年级前十的光环下,却隐藏着父母离异后长期的情感荒漠与道德教育的真空地带7。当老师要求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能考入北大的学子往往是天之骄子,承载着无数的赞誉与期望,他们的人生理应是充满光明与辉煌的。然而,吴谢宇这个名字,却打破了人们所有美好的想象。
吴谢宇弑母案自2016年暴露以来,在坊间引发强烈且持久的反响,案件的每一点进展,如凶手2019年被抓捕归案、2021年一审被判死刑、2022年原定的二审因故推迟、2023年二审维持原判,都引发一波波的关注和跟踪。绝大部分舆论都不约而同地有一种猎奇的心态:吴谢宇
在数字浪潮冲击下,出版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当"随机波动"播客邀请到编辑罗丹妮与梦药水工作室创始人猫弟时,两位从业者展现出出版领域的两种典型形态——体制内的选题深耕者与市场化的产品经理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