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作家荒芜和友人之间的信件多写于20世纪70至90年代,这些信件既记录了老一辈知识分子日常往来的情况,也记述了一个时代的鲜活场景;既反映了几位文艺工作者对创作的追求,又展现了当时中国文艺界的发展态势。作者以信件为基础,结合大量文学史料,如回忆日记、传记年谱、怀念
作家荒芜和友人之间的信件多写于20世纪70至90年代,这些信件既记录了老一辈知识分子日常往来的情况,也记述了一个时代的鲜活场景;既反映了几位文艺工作者对创作的追求,又展现了当时中国文艺界的发展态势。作者以信件为基础,结合大量文学史料,如回忆日记、传记年谱、怀念
来重庆的人,常常被街道的新旧名称弄得头痛。当然新名称有它方便的地方,可是你雇人力车时如果只说一个“中正路”,那恐怕你就不大受欢迎。因为中正路并不短,车夫们懒得多费口舌问明你究竟要到中正路的哪一段,旧名称却比较的富于精确性了。然而一位不知道重庆街道旧名称的“特点
这是我在一座森林公园散步时无意间想到的。一条青砖小径旁边长满一片婀娜的垂柳树,和一片表皮白净的钻天杨。它们是经过人工培育的新品种,闪耀着现代树种的光芒。
为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民文学》自2022年创新推出“人民阅卷”系列活动,构建读者与作家、编者深度交流机制,密切文学同读者间的血肉关联,让文学进一步回到热爱她的人们身边。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生于浙江桐乡。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与郑振铎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30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
《李又然影像志》摄制组,2023年8月6日建组,8月7日开机。从中法关系史和延安文艺史李又然专题探究,按志鉴体例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构成版本叙事——即,影像志可替代或强化口述历史,但,不可替代或超越众多著作权人真版
姑妈孔德沚生于一八九七年九月,原名世珍,她是祖母生的第三个孩子,小名三娜。祖母生过八个孩子,不幸五个中途夭折,剩下女儿世珍,儿子令俊(我父亲,小名阿六)、令杰(我叔叔,小名阿福)。姑妈从小懂事,会帮着做家事,在祖母四十八岁病逝后,继续照顾、管教两个九岁与十四岁
首届“茅盾作文奖”中小学征文由浙江少儿阅读联盟、浙江教学月刊社、桐乡市茅盾纪念馆、桐乡市乌镇植材小学联合主办,在全国21500余篇投稿中,最终百余名学生脱颖而出收获奖项。
当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慢慢变淡,彼此之间的那根线,也会越来越细,很容易就会崩断。
近日,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首届学术会议在浙江省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大学生代表共400多人出席会议。作为会议的其中一个议程,“校家社协同育人现场展示会”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