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文讲坛丨诗话亳州:芍药风流,涡河诗情
亳州,地处中原之首、楚国之尾,质朴淳厚。20世纪90年代发掘出来的尉迟寺遗址,是新石器时期“中国原始第一村”,谱写了一曲5000年前人类高光时刻的交响乐。
亳州,地处中原之首、楚国之尾,质朴淳厚。20世纪90年代发掘出来的尉迟寺遗址,是新石器时期“中国原始第一村”,谱写了一曲5000年前人类高光时刻的交响乐。
大皖新闻讯宿州文化底蕴深厚,气象雄浑,人杰地灵,嵇康、刘伶、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皮日休、苏轼、张耒、吕本中、范成大、王士禛、郑板桥等文人雅士或出生或流寓此地,留下众多名篇佳作。本周的安徽人文讲坛,讲席嘉宾将和大家一起“诗话宿州”。
原文的意思是承接前代的,开创以后的,一般都会用在事业、学术等这些领域。原文出自清朝薛雪《一瓢诗话》:大凡诗中好句,左瞻右顾,承前启后,不突不纤。
当黄河泥沙在青铜剑刃上凝结出第一道纹路,齐风鲁韵便沿着青铜器的裂纹生长出文明的根系。那些刻在龟甲上的占卜符号,正从博物馆玻璃柜里苏醒,化作高铁站前跃动的电子荧屏。孙子抚过竹简的指腹温度,早已渗入每片梧桐叶的经脉,在渤海湾湿润的季风里,长成智慧交织的经与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