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

“雨水多不多,就看九九尾”,今天九九最后一天,今春降雨很多吗

春日的清晨,我站在阳台上晾衣服,突然发现晾衣杆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正纳闷时,楼下传来邻居大爷的念叨:“今天可是‘九九尾’,得看看会不会下雨!”抬头望天,云层厚重,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爷爷总爱指着日历上的“数九”日子,念

齐民要术 雨水 农谚 数九 东亚季风 2025-03-11 17:48  3

“热不热,就看出九”,昨日出九,今年夏天会非常热吗?

"数九寒天尽,春风柳上归",当植树节的绿意邂逅出九的暖阳,神州大地正上演着一场跨越三千年的时令对话。3月12日这个特殊节点,不仅承载着现代环保意识觉醒的使命,更延续着农耕文明对自然规律的深邃洞察——今日"出九",这个镌刻在二十四节气之外的古老时间密码,正悄然打

物候 农谚 数九 宗懔 南涝北旱 2025-03-13 08:30  4

老人说“出九定旱涝”,今年是旱还是涝就年今日出九,有道理吗?

“出九定旱涝”的说法便是流传甚广的一种民间智慧。这一说法基于农历中的“数九”习俗,认为在“九九八十一天”的寒冷冬季过后,即“出九”之时,自然界的某些迹象能够预示接下来一年中的旱涝情况。然而,随着现代气象学的发展,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古老的说法在当今社会是否仍然有

老人 气候变化 气象学 旱涝 数九 2025-03-12 21:26  4

明日出九不一般,老话“出九有三怕”,是哪三怕?为怕啥?了解下

时光匆匆而逝,转眼间已经来到了惊蛰节气了。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今天是3月11日,已然踏入惊蛰节气的第7天了,差不多进入“二候仓庚(黄鹂)鸣”的时段了。自进入惊蛰节气后,天气见暖、大地回春,在这日渐回暖的时节里

惊蛰 冷空气 倒春寒 数九 春旱 2025-03-11 23:10  4

“不怕出九阴,就怕出九晴”,今日出九九,天晴有啥预兆?早了解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煖回初”,时间过得很快,今日2025年3月12日,我们正式迎来了冬九九(数九寒天)结束的第一天,民间称之为“出九九”。所谓“九尽桃花开”,说的就是出九九后天气正式回暖,桃花也会因此盛开,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出九九后桃花一定会盛开,由

农作物 倒春寒 寒天 农谚 数九 2025-03-12 08:03  6

今日出九九,老话“不怕出九阴,就怕出九晴”,有啥说法?

数九的产生,主要基于古人当时严峻的生活环境。当时一到寒冷的冬天,老祖宗们只能通过多穿衣服、多烧柴炭的方式来度过寒冷的冬天,尽管有效,但作用并不大,尤其当时的穷苦人家,经常冻得瑟瑟发抖,久而久之,提起冬天,大家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并期盼着春暖花开的日子早点儿到来。

进补 倒春寒 农谚 数九 早稻 2025-03-12 07:33  5

今日“出九”,“2要做2不做”要知道,尊重老传统,顺利迎春

《荆楚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按照传统节气来讲,冬至那天就“进入了数九天了”,每九天为一组,分别为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九,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后,寒冷结束,迎来“出九”,标志着春深日暖、万物复苏。

野菜 荠菜 农谚 数九 九层糕 2025-03-12 02:12  3

九尽花开寒不来,又是一冬尽九日,九尽后的农事与民俗文化传承

自古以来,中国农村的农事活动与节气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农耕文化。其中,“九尽花开寒不来”这句俗语,更是生动地描绘了农历九尽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下面,我们将从农事和民俗文化传承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九尽后的农耕世界。

田间管理 民俗文化 春回大地 数九 民间艺术 2025-03-10 22:13  2

老话说“最怕出九一日寒”,3月12日出九,天寒有啥预兆?为啥怕?

不知不觉,数九寒天也进入了尾声,所谓的数九,就是从冬至日开始,每九天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所以,我们通过简单的计算也好,或者是直接看日历也罢,冬至一般是12月21日或者是22日,那么加上81天,也就说在3月12日左右,就会迎来出九的一个时间,而今年恰巧就是3

倒春寒 天寒 农谚 数九 湖北江汉平原 2025-03-11 15:40  3

明天农历二月十三出九九,忌3事:老传统藏着大智慧!

时间过得好快,明天就是农历二月十三出九了,数九可能好多人只知道,三九四九冻死猪狗这句谚语,因这是最冷的时节,大家体会深刻,所以比较熟知,谈到九九好多人都不太在意了,特别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年轻人更是不注重这些。但这些看似老掉牙的讲究却蕴含着顺应天时的变化。

农作物 农历 春捂秋冻 倒春寒 数九 2025-03-11 13:3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