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他牺牲在南京保卫战,16岁的她苦苦等候,77年后二人再度“重逢”
2014 年的重庆机场,93 岁的张淑英被轮椅推进候机厅时,浑浊的眼球上蒙着一层白翳 —— 那是无数个流泪夜晚烙下的印记。她颤抖着摸向胸口,那里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军官笔挺的军装和她羞涩的麻花辫,在时光里定格成永不褪色的记忆。谁能想到,这个佝偻着背的老人,
2014 年的重庆机场,93 岁的张淑英被轮椅推进候机厅时,浑浊的眼球上蒙着一层白翳 —— 那是无数个流泪夜晚烙下的印记。她颤抖着摸向胸口,那里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军官笔挺的军装和她羞涩的麻花辫,在时光里定格成永不褪色的记忆。谁能想到,这个佝偻着背的老人,
2014 年的重庆机场,93 岁的张淑英被轮椅推进候机厅时,浑浊的眼球上蒙着一层白翳 —— 那是无数个流泪夜晚烙下的印记。她颤抖着摸向胸口,那里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军官笔挺的军装和她羞涩的麻花辫,在时光里定格成永不褪色的记忆。谁能想到,这个佝偻着背的老人,
笔者今天介绍抗日民族英烈钟崇鑫(1905-1937),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故事。钟崇鑫生于重庆市荣昌区,1922年考入成都大学法律系,4年后毕业,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队学员,1929年毕业,从此开始军旅生涯。
张淑英老太,就是众多守望者之一,她在此默默等候了77年,期盼着一位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的人。
2014年,重庆朝天门码头之上,一群记者来到了江边,将采访镜头对准了一位已经年过9旬的老人张淑英。在朝天门码头附近之人,对这位9旬老人一定不陌生。多年来,她总是每天独坐江边,默默望着江边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