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辟谣+养老骗局!警惕这些坑钱套路!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打击整治恶意编造涉金融领域网络谣言违法行为。经查,黄某某(女,39岁)、聂某某(男,42岁)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假借财经媒体和信息服务机构名义发布降息谣言,误导公众认知,涉嫌扰乱金融秩序。目前,相关人员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依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打击整治恶意编造涉金融领域网络谣言违法行为。经查,黄某某(女,39岁)、聂某某(男,42岁)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假借财经媒体和信息服务机构名义发布降息谣言,误导公众认知,涉嫌扰乱金融秩序。目前,相关人员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依
本月中旬,现代快报曾报道了苏州市数字人民币预付卡资金监管平台启用,通过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助力政府透明监管。眼下,苏州市数字人民币预付卡资金监管平台迎来规模化落地新进展。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目前累计上线商家突破1000家并正式启用“入驻标识
2022年,金某到A游泳馆为自己3岁的孩子办卡消费,并签订入会协议,按游泳馆要求,以微信转账方式向B公司支付2万元课程费。2023年底,A游泳馆告知关闭,不再继续经营,预付卡上未使用的金额没有进行退款。无奈之下,金某诉至法院,请求判决A游泳馆和B公司共同退还剩
苏州市数字人民币预付卡资金监管平台迎来规模化落地新进展,目前,累计上线商家突破1000家,并正式启用“入驻标识”,帮助消费者准确识别平台商户,放心选购预付费产品。
针对一些经营者以低价诱惑消费者办卡,消费者预付相关款项后又“提钱跑路”,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在大连市消费者协会的部署下, 3月21日中午,大连广播电台财经频道,邀请大连市法学会法治文化基层行志愿服务队、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的王金海、冯丹
3月18日大理市委政法委、大理市融媒体中心 • 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推出《城市进行时•政法篇》,本期节目嘉宾:云南千一律师事务所赵文慧律师,和您一起关注:商家跑路、转卡难、退钱难……预付式消费如何维权?
办理会员时,很多商家会在条款中标明“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等内容,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以上都属于霸王条款,消费者对此可以说“不”!
近日,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刷屏朋友圈,全文共有七大行动,二十九项具体内容。涵盖了就业、创业、居民增收、婚姻生育、大宗消费,文旅经济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夸张地说,吃、穿、住、行、玩全都有。从行动方案可以看出,政府用具体的细则从多个维度刺
预付式消费有利于解决经营者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利于降低消费成本,也是消费者广泛采用的消费方式,本是双赢之举。但是,预付式消费存在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等问题,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在第43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安徽司法"联合“安徽法治报”推出消费者维权专题策划。今日,我们推出《以法为纲 保驾护航——建言献策助力规范》。具体如下:
3月14日,2025年淄博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在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活动现场,行业协会代表发布了“共筑满意消费,共建五个淄博”倡议书。
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和风险,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共筑满意消费,3月14日,临汾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以下消费提示:
今天召开的2025年湖南省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透露,2025年,湖南市场监管部门将围绕“优化消费环境、共筑满意消费”,从五个方面发力,切实履行职责,筑牢湖南消费者权益“防护网”。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兴行业兴起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一年一度的“3·15晚会”明天就要来了,很期待会涉及哪些行业,哪些事情。下面是我个人做的预测,仅供参考: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之际,为强化消费教育,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及依法维权能力,更有效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近期消费者投诉举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西安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
近年来,一些手机App暗藏套路,掉“坑”容易出“坑难”,视频剪辑、网络小说、美图、音乐、影视等平台以首月免费或低价次月高价的营销模式注册会员,支付和宣传页面却没有明确提示每月会自动扣费,并提前扣款,开通容易取消难,即使删除App仍会继续扣款。
然而,这一光鲜数据的背后,掩盖不住快手的深层焦虑:国内用户增长停滞,电商GMV增速腰斩,金融业务面临颇多争议,短剧与出海战略则面临技术与文化的双重挑战。
12月11日,开店宝支付发布支付业务暂停公告(详情见:这家支付机构不干了!曾被罚20次、多次被执行、尚欠税千万),表示由于经营状况的变化,决定暂停支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