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丨西南麦区麦收过八成 黄淮海麦区开镰
四川是西南麦区的核心区域,已完成收割约620万亩,预计本月底前后,全省小麦收割将基本结束,进度略快于往年。今年,四川在全省建设了130个小麦千亩高产、55个百亩超高产展示片,带动大面积单产水平提升。
四川是西南麦区的核心区域,已完成收割约620万亩,预计本月底前后,全省小麦收割将基本结束,进度略快于往年。今年,四川在全省建设了130个小麦千亩高产、55个百亩超高产展示片,带动大面积单产水平提升。
四川是西南麦区的核心区域,已完成收割约620万亩,预计本月底前后,全省小麦收割将基本结束,进度略快于往年。今年,四川在全省建设了130个小麦千亩高产、55个百亩超高产展示片,带动大面积单产水平提升。
四川是西南麦区的核心区域,已完成收割约620万亩,预计本月底前后,全省小麦收割将基本结束,进度略快于往年。今年,四川在全省建设了130个小麦千亩高产、55个百亩超高产展示片,带动大面积单产水平提升。
麦收期间的连阴雨,农民们称之为“烂场雨”。“烂场雨”会造成小麦倒伏受淹,易导致霉变和穗发芽,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介绍,麦收期间,如果连续5天,每天仅降下1毫米的雨水,小麦都可能在地里发芽。即便是收割上来的小麦,如果没有及时脱粒,也会在
黄淮海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四分之三。这几天,江苏3600多万亩冬小麦已进入灌浆后期。在锡山,当地7万多亩小麦已完成两轮“一喷三防”,田间管理基本结束,还有10天左右陆续成熟。河南冬小麦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在滑县,当地整合各级资金1530多万元
麦收期间的连阴雨,农民们称之为“烂场雨”。“烂场雨”会造成小麦倒伏受淹,易导致霉变和穗发芽,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介绍,麦收期间,如果连续5天,每天仅降下1毫米的雨水,小麦都可能在地里发芽。即便是收割上来的小麦,如果没有及时脱粒,也会在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北方地区冬小麦等夏熟作物进入灌浆阶段,长江中下游等麦区陆续进入收获期。各地因地制宜,加大科技投入,抓好三夏生产,为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
麦浪千重,丰收在望。5月16日,由郑州市农业农村局、荥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地展博览会开幕,来自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山东、山西、河北等省份的244家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的481个小麦新品种参展。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夏粮主要作物冬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已陆续开镰收获。各地抢抓农时、及时收割,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5月16日,第八届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地展大会在荥阳成功举办。来自河南、安徽、江苏等7个省份244家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的481个小麦新品种在麦田地组团展出,规模之大创历届展会新高。
一粒好种,万担好粮。5月16日,第八届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地展大会在郑州市荥阳市城关乡宫寨村“丰德康河南(荥阳)育种站”开幕。此次大会由河南省种业协会、郑州市种子协会主办,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承办,采用“线下+线上”互动的创新形式,为种业发展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
黄淮海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四分之三。这几天,江苏3600多万亩冬小麦已进入灌浆后期。在锡山,当地7万多亩小麦已完成两轮“一喷三防”,田间管理基本结束,还有10天左右陆续成熟。河南冬小麦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在滑县,当地整合各级资金1530多万元
黄淮海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四分之三。这几天,江苏3600多万亩冬小麦已进入灌浆后期。在锡山,当地7万多亩小麦已完成两轮“一喷三防”,田间管理基本结束,还有10天左右陆续成熟。河南冬小麦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在滑县,当地整合各级资金153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