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既然选择远方,那就风雨兼程
又是一年填报高考志愿季。选大学还是选城市?选心仪的专业还是热门的专业?考生、家长的迷茫,已成为这段特殊时节的常态。
又是一年填报高考志愿季。选大学还是选城市?选心仪的专业还是热门的专业?考生、家长的迷茫,已成为这段特殊时节的常态。
在当今这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长期主义"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而珍贵的品质。长期主义者不会被一时的得失所困扰,也不会被短暂的诱惑所动摇,他们始终相信时间的力量,专注于那些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事物。
最近一位朋友向我诉苦:“炒股三年,每天研究技术、盯盘十小时,本金却从50万亏到只剩15万。”
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轨迹中,存在着一种隐形的秩序——人们习惯于按照既定的社会规则、职业路径和生活模式线性地规划未来。然而,当突发状况打破这种线性预期时,我们是否具备足够的心理韧性和思维灵活性去应对?逆向思维法恰似一盏穿透迷雾的灯塔,为我们照亮了非线性问题的解决
“明明没做什么,却总觉得累。”这让我想起《庄子》里的“杞人忧天”,千年前的寓言,如今成了现代人的集体困境。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度关注“未发生”的焦虑者,往往陷入“时间错位”的陷阱——他们用昨天的悔恨和明天的恐惧,吞噬了今天的真实。
学人简介:张卜天,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西湖大学终身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科学思想史。精通科学史与哲学史翻译。20多年来笔耕不辍,44岁的他翻译了近70种著作,涵盖了科学史、哲学、宗教、艺术、神秘学等领域。标题为编者所拟。
学人简介:张卜天,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西湖大学终身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科学思想史。精通科学史与哲学史翻译。20多年来笔耕不辍,44岁的他翻译了近70种著作,涵盖了科学史、哲学、宗教、艺术、神秘学等领域。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