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20余万亩小麦丰收在望 科技赋能“三夏”促增产
眼下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期,“农忙不见人,全程机械化”成为当前夏收常态。我区创新服务模式,优化“三夏”农机具供给,推进机收减损提质,加强机收服务保障,力促夏粮颗粒归仓。
眼下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期,“农忙不见人,全程机械化”成为当前夏收常态。我区创新服务模式,优化“三夏”农机具供给,推进机收减损提质,加强机收服务保障,力促夏粮颗粒归仓。
随着一声令下,收割机迅速在金黄的麦浪中来回穿梭,农机手们凭借着精湛的操作技术,熟练地控制着收割机的行进速度、割台高度和脱粒装置,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收割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小麦机收损失率。
每年5—6月是我国长江流域油菜的收获期,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自5月中旬以来,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冬油菜主产区陆续进入收割季,当前整体收割进度已经超过四成。
在新洋村的连片油菜地里,植株已进入角果膨大关键期。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清除杂草,为丰收做最后的田间管护。近年来,土门镇紧扣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惠农政策宣传、种植补贴落地,推动油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为提升产能,全镇引入优质高产油菜品种,升级灌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