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书法史,一口气读完三千年
我们常说,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口号,而是以五千年历史为底蕴,实打实、沉甸甸的东西。
我们常说,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口号,而是以五千年历史为底蕴,实打实、沉甸甸的东西。
《千字文》作为一篇由1000个不同汉字组成的韵文,其四字一句,朗朗上口,且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成为继《急就章》之后的重要童蒙读物。同时,又因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广泛传播,加之历代书法家的“千字文热”,众多字体《千字文》在书法史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图景。
17368件作品搏杀,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仅965件入展——吴钢的**篆书《廉孝刚柔》联与隶书《春觉斋论文述旨》双双突围**,成上海入展作者中罕见的“双书体赢家”。
在中国书法史上,“二王”—— 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作为魏晋书风的巅峰代表,虽均无真迹存世,但其摹本与刻帖成为后世研习书法的重要范本。然而,二者摹本的流传数量却存在显著差异:王羲之的唐摹本、宋摹本及刻帖数量远超王献之。这一现象背后,是政治文化导向、艺术风格特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