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诺和诺德,开始爆
而作为主攻方向的内分泌板块,目前华东医药肉眼可见在下重注,以最近为例,其相关三靶点管线DR10624目前刚出临床I期结果就惊艳众人,它可不是减重适应症药物,而是布局了差异化的脂肪肝适应症。
而作为主攻方向的内分泌板块,目前华东医药肉眼可见在下重注,以最近为例,其相关三靶点管线DR10624目前刚出临床I期结果就惊艳众人,它可不是减重适应症药物,而是布局了差异化的脂肪肝适应症。
企业动态5月15日,恒瑞医药正式启动H股全球招股,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恒瑞医药此次计划全球发售约2.245亿股H股(含超额配售权),发售价区间定为每股41.45-44.05港元,香港公开发售占5.5%,国际配售占94.5%。若超额配售权全额行使,可额外发
今日,GSK与Boston Pharmaceuticals宣布达成协议,GSK将收购Boston Pharmaceuticals的主打疗法efimosfermin alfa。该疗法目前处于3期准备阶段,用于治疗和预防脂肪变性肝病(SLD)的进展。根据协议,GS
5月14日,诺和诺德与Septerna宣布达成一项独家全球合作及许可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发现、开发并商业化针对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其他心脏代谢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药物。
卡尔蔡司医疗(Carl Zeiss Meditec AG)宣布,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Markus Weber博士将于2025年5月31日正式卸任。自 2025年6月1日起,Maximilian Foerst将接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此前,他自2
为确保美国能获得“最惠国”定价,通过行政命令,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这一消息使得资本市场一片哗然,所有制药股齐声下跌,尤其是港股创新药板块的股价下跌严重。
为确保美国能获得“最惠国”定价,通过行政命令,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这一消息使得资本市场一片哗然,所有制药股齐声下跌,尤其是港股创新药板块的股价下跌严重。
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小于胎龄儿(SGA)、努南综合征(NS)、特发性矮小症(ISS)等疾病一直是困扰诸多家庭的难题,传统的每日一次生长激素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患者依从性不佳等问题限制了其疗效的充分发挥。
CMS于周一晚些时候发布了有关该计划的草案指导意见,并表示,除了美国联邦医疗保险D部分涵盖的药物外,此次谈判还将首次包括B部分支付的药物,预计2028年药品价格将有所调整。
诺和诺德(Novo Nordisk)今日公布了篮式3期临床试验REAL8的积极数据,结果显示每周一次使用Sogroya(somapacitan)在改善小于胎龄儿(SGA)、努南综合征(NS)或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青春期前年生长速率方面,与每日一次使用的生
美东时间5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宫发布会签署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的行政令。他宣称美国不再补贴外国医疗保健,也不会容忍药企牟取暴利,将实施“最惠国药品定价”。
美东时间周一,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有关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的行政令。该行政令的详情公布后,美股大型制药企业的股价直线拉升,跌幅迅速收窄并转涨,截至收盘,礼来、辉瑞、诺和诺德股价分别涨2.86%、3.64%、2.98%。
个股方面,苹果涨近5%,消息称其考虑提高秋季iPhone新品定价。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今早与苹果CEO库克进行了会谈,库克称将在美国大量建设。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网站1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在两款重磅减肥药的首次正面交锋中,由美国制药巨头礼来公司生产的替尔泊肽(商品名Zepbound),减肥效果远超丹麦诺和诺德生产的司美格鲁肽(商品名Wegovy)。
在第72周时,替尔泊肽达到主要终点和所有五个关键次要终点。替尔泊肽实现平均减重比例达20.2%,而司美格鲁肽为13.7%。替尔泊肽组平均减重22.8kg,司美格鲁肽组平均减重15.0kg。该研究的详细结果已在第 32 届欧洲肥胖大会 (European Con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他计划下令削减美国处方药成本,使其与其他国家的药价接轨,这引发了人们对制药公司利润将受冲击的担忧,全球制药公司的股价因此下跌。
虽然欧美环境不确定性仍存,但全球前20大生物制药公司在2025年仍然持续强劲。根据数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提供的数据,这些生物制药公司的总市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万亿美元增加到了2025年3月31日的3.9万亿美元,增长了6%。
而司美格鲁肽本身,也是2024年“药王”(销售额最高的药物)的有力角逐者。凭借“认知牌”、“价值牌”和“责任牌”这三张明牌,诺和诺德携诺和盈®在海外持续进击,大概率也将主导国内市场。
“不节食、不运动,一针赢得完美身材。”这样的宣传口号是不是很令人心动?然而如此独特的减肥产品竟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近日,由诸暨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全国首例非法生产销售司美格鲁肽注射药品案一审宣判。
多年来,麻省理工学院一直致力于研制通过封装的方式安全地口服此类药物的装置。以前,许多胶囊在进入消化道后都依赖小针头注射药物。但新方法无需使用针头,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潜在的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