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歌的最高峰竟然是一幅弃稿!也是唯一没有署名的诗歌手稿
这是诗歌创作于1949年4月,是为了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伟人热情的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尤其是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这是诗歌创作于1949年4月,是为了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伟人热情的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尤其是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在1951年春天的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里,毛泽东伏案审阅着即将付梓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校样。这位以“实事求是”为座右铭的革命家,此刻正以近乎严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著作。4月13日,他在给秘书田家英的信件中写道:“这些请你送给陈伯达同志看一下,即付改印,照此校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主席就开始考虑宪法的筹备起草工作。1953年1月,“宪法起草小组”成立了,成员有田家英、陈伯达、胡乔木等。同年12月27日,毛主席率小组一行到达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