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研究展播】如何理解我国神经领域已进入“超速快车道”?
2024年6月14日,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神经编委会主编王拥军教授这样说,中国神经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过去十年相比有了质的飞跃。2023年四大医学顶刊共计发表了22篇脑血管病相关的研究文章,其中有9篇来自中国,几乎占到全球的一半。2024年的研究质量及数量也继续维持
2024年6月14日,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神经编委会主编王拥军教授这样说,中国神经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过去十年相比有了质的飞跃。2023年四大医学顶刊共计发表了22篇脑血管病相关的研究文章,其中有9篇来自中国,几乎占到全球的一半。2024年的研究质量及数量也继续维持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总结2024年纪检监察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省委书记唐登杰在第一次全体
2025年2月3日,美国洛杉矶,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主办的第50届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ISC)在洛杉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全球卒中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ISC吸引
2025年2月5日,国际卒中大会于美国洛杉矶召开。会议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被授予“威廉·M·费恩伯格卒中卓越贡献奖”,该奖项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发起设立,被视为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的最高奖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奖项设立3
当地时间2月5日,在美国洛杉矶开幕的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上,中国临床科学家王拥军被授予“威廉·M·费恩伯格卒中卓越贡献奖”,以表彰其在卒中领域科研和临床方面做出的全球性贡献。该奖项由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发起设立,由该领域内知名专家、学术机构在全球范围内
2025年2月5日,于美国洛杉矶举行的2025年国际卒中会议(ISC 2025)上,中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被授予2025年度“William M. Feinberg”临床卒中卓越贡献奖,以表彰其在卒中领域的科研和临床方面做出的全球性贡献。
2月5日,美国洛杉矶。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盛大召开。在这一大会上,王拥军教授被授予威廉·M·费恩伯格卒中卓越贡献奖”,以表彰其在卒中领域科研和临床方面做出的全球性贡献。这一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发起设立的奖项,被视为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的最高奖。
12月14日,由中国卒中学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血管神经病学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同期发布《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患者,抢救时间窗从4.5小时扩展至24小时,无数患者的治疗结局将因此改变。
12月14日,由中国卒中学会主办,第七届中国血管神经病学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上发布的《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明确,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抢救时间窗从4.5小时扩展至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