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利好天气 渤海新区黄骅市完成夏种逾七成
“前几天的雨下得太及时了,地里的墒情特别好,为玉米播种和出苗创造了有利条件。”常郭镇绿优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红军说。在合作社的农田里,农机手正驾驶着播种机在田间穿梭,机器的轰鸣声奏响了一曲欢快的劳动乐章“进行曲”。
“前几天的雨下得太及时了,地里的墒情特别好,为玉米播种和出苗创造了有利条件。”常郭镇绿优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红军说。在合作社的农田里,农机手正驾驶着播种机在田间穿梭,机器的轰鸣声奏响了一曲欢快的劳动乐章“进行曲”。
6月10日,沧州市农技站与河北农大的科技人员对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旱碱麦进行测产。合作社采用“六步法”种植技术,4400多亩旱碱麦喜获丰收,亩产近千斤。
“张大哥,今年旱碱麦的种粮补贴收到了吗?盐碱地特色深加工农产品销量怎么样?”芒种刚过,河北省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扎村的田地里,农户们正驾驶着大型农机翻耕土地、播种育苗。不远处的田间小道上,黄骅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董龙江和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张
风吹麦田千重浪,又到一年麦收时。行走在广袤的原野上,跟随着河北大规模小麦机收作业自南向北陆续展开的脚步,处处可见好“丰”景。
昨天是芒种。当天下午,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数台联合收割机列队推进,麦穗被卷进收割机,粉碎后的秸秆均匀铺撒还田,金黄的麦粒通过传输带直达运粮车,一幅“人机齐上阵,粒粒归仓忙”的景象映入眼帘。
这所由衡水泰华中学与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联合创办的民办高中,以“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民生工程”的双重定位,为黄骅及周边地区学子提供了家门口的“衡水系”教育新选择。
昨天是芒种。当天下午,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数台联合收割机列队推进,麦穗被卷进收割机,粉碎后的秸秆均匀铺撒还田,金黄的麦粒通过传输带直达运粮车,一幅“人机齐上阵,粒粒归仓忙”的景象映入眼帘。
5月22日,在黄骅市旧城镇后仙庄村高标准农田,浅绿色的麦穗已微微泛黄,村民们正在田间查看麦苗生长情况。沧州供电公司城南供电所所长赵洪亮和同事正对这片农田的排灌变压器开展隐患排查,仔细检查变压器挡位、油位、进出线及跌落式熔断器等各处的运行情况,为接下来的麦田排灌
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达575万亩,其中旱碱麦184.98万亩。昨天,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常郭镇乔庄子村的一处麦田里,两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连片的小麦地里来回穿梭。一垄垄成熟的小麦被卷进机器。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秸秆还田等一气呵成,沉甸甸的麦穗摇身一变成
2025 年 5 月 31 日是第 38 个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称中国地方无烟法规有效保护了民众健康,推动社会形成健康新风尚,北京、上海等超 20 个城市实施无烟政策且成效显著。
日前,渤海新区黄骅市完全小学四年级学生刘云成捡到1000元现金后,主动上交学校并归还失主。原来,失主是一名维修人员,在刘云成座位上修理音箱时,不慎将现金遗失。
初夏时节,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连片的旱碱麦籽粒饱满,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今年的长势比去年更好,看这个麦穗又大又肥,亩产预计350公斤以上。”黄骅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志清说。
“大家好,这里是渤海新区黄骅市,今天向大家介绍下这里的特色农产品:脆冬枣、面花、旱碱麦挂面。”日前,东北小王支书、唐山郭二玲等“网红大咖”受邀来到渤海新区黄骅市,与齐家务镇部分村庄的村党支部书记一起直播卖货。两场直播共吸引12万人次观看,旱碱麦挂面、面花、脆冬
正能量是一道光,所照之处一片温暖;正能量是一束火,燃起激情传递希望。
5月22日,农民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劳作。
日前,黄骅市完全小学四年级学生刘云成的暖心举动获全校师生点赞:他在教室拾到1000元现金,主动上交学校并协助寻找失主,其拾金不昧的行为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日前,渤海新区黄骅市齐家务镇东聚馆村、黄骅镇东孙村、常郭镇李子札村的党支部书记走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分享在文明新风、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日前,渤海新区黄骅市齐家务镇东聚馆村、黄骅镇东孙村、常郭镇李子札村的党支部书记走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分享在文明新风、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80后”村党支部书记刘书榕用一部手机,架起了乡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白天,他穿梭在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夜晚,他“摇身一变”,成了镜头前的主播,一边讲解惠民政策,一边销售红薯、葡萄等土特产。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崔上 通讯员蒋向东 任振宇 赵俊杰)日前,正值春季扒盐作业阶段,渤海新区黄骅市广袤的盐田上工人们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春盐。据介绍,这两年,中港盐业有限公司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大幅提升了扒盐效率,预计今年的春盐产量可达3万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