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语

争做中国好网民 | 人民网三评“网络烂梗”

“网言网语”并不可怕,其中一些反映时代特征的网络用语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后,也可能进入大众规范语言的行列。但,黑话烂梗往往语义模糊、用词不规范,甚至包含低俗、恶意的价值观念,展现出低俗、粗鄙的语言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日前,人民网推出三评“网络烂梗”。

网络 人民网 网民 烂梗 网语 2025-05-18 11:00  3

中央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对台新闻发布可用一些“网言网语”,但决不媚俗、不哗众取宠

5月17日,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中央企业的百余名新闻发言人及部分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围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提升新闻发布实效”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中央台办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布 陈斌华 网语 中央台办 中央台办发言人 2025-05-17 21:12  2

时代之癌,人民网三评“网络烂梗”

网络流行梗源自人们把某一时刻感到很快乐、很有共鸣的点子分享在网络上,其本质上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词语的联想,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一个梗是不是烂梗是基于个人价值观判断的,或许是本身就比较恶俗的,或许是长时间重复听到而产生厌烦的。

网络 二次元 人民网 烂梗 网语 2025-05-16 18:29  2

人民网三评“网络烂梗”:莫让低级趣味围猎青少年

“网言网语”并不可怕,其中一些反映时代特征的网络用语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后,也可能进入大众规范语言的行列。但,黑话烂梗往往语义模糊、用词不规范,甚至包含低俗、恶意的价值观念,展现出低俗、粗鄙的语言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日前,人民网推出三评“网络烂梗”。

网络 青少年 人民网 烂梗 网语 2025-05-15 15:05  2

人民网三评“网络烂梗”

“网言网语”并不可怕,其中一些反映时代特征的网络用语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后,也可能进入大众规范语言的行列。但,黑话烂梗往往语义模糊、用词不规范,甚至包含低俗、恶意的价值观念,展现出低俗、粗鄙的语言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日前,人民网推出三评“网络烂梗”。

网络 人民网 烂梗 失语症 网语 2025-05-15 10:2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