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南北汇 | 徐兵河院士:中国乳腺癌药物临床研究由“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
撰文 | Glenh2025年3月7日-8日,南北汇-第七届乳腺肿瘤论坛在上海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参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承办。
撰文 | Glenh2025年3月7日-8日,南北汇-第七届乳腺肿瘤论坛在上海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参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承办。
人类最早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追溯至百余年前,最早的乳腺癌化疗大约肇始于70年前,最早的抗HER2靶向治疗开启于40年前,而最早针对CDK4/6的内分泌靶向治疗也迎来了十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近期的《肿瘤通讯》(Cancer Commun)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
近年来,中国乳腺癌领域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新药临床研究方面,发表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对国际乳腺癌治疗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2025南北汇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带来了“中国乳腺癌药物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的讲课,详细介绍了HR+、H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乳腺癌学术论坛之一,圣加伦国际乳腺癌大会(St.Gallen Breast Cancer Conference,SGBCC)自创办以来,始终引领着乳腺癌诊疗领域的发展方向。第19届SGBCC将于2025年3月12日至15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
2025年1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Lerociclib plus fulvestrant in patients with HR+/HER2− locally advanced
CDK4/6抑制剂已成为HR+/HER2-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涵盖了晚期解救治疗和早期辅助治疗。但不同CDK4/6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征有所差异。为了进一步满足更多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需求,提供更加丰富的治疗选择,仍需研发更加高效、低毒的CDK4/6抑制剂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作为乳腺癌的重要治疗和诊断标志物,显著推动了临床实践的进步。近年来,关于HER2-low的诊疗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引发了广泛讨论。HER2-low乳腺癌患者这一庞大群体的特征尚未完全明确,亟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临床管理和治疗策略。
近年来,HER2低表达乳腺癌得益于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的治疗获益,而改变临床实践并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此类疾病能否作为独立分子类型及其预后特征等尚有争议。2024年12月9日,英国《自然》旗下《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TTT)在线发表中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