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中窥万象:王玉池国画作品品鉴
在当代中国画坛,王玉池的作品宛如一股独特的清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精妙的平衡点,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观者营造出一个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艺术空间,引发人们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深入思考。
在当代中国画坛,王玉池的作品宛如一股独特的清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精妙的平衡点,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观者营造出一个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艺术空间,引发人们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深入思考。
墨韵声光:一个可以听、可以看的朗读视频栏目,重构文字的生命力。
在河西走廊的漫天黄沙里,贾得梅执笔如剑,以墨色晕染出大西北的雄浑与柔情。这位从镍都金昌走出的书法女杰,用三十载光阴在宣纸上镌刻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史诗,2024年执掌甘肃书坛的朱印,更将"秋风吟草"的墨香吹遍神州。
顾亚龙的笔下,藏着半部中国书法史!他以碑为骨、帖为魂,将北碑的雄浑遒劲与南帖的飘逸灵动熔铸成独门绝技。小字行草如松风穿林,古雅中透出书卷清气;擘窠大字似惊雷裂帛,笔锋过处尽显金石铿锵。观其《楷书宋词十首》,点画如刀劈斧凿却暗藏文人意趣,章法大开大合却游刃有余—
作为当代著名书画家、国画家、篆刻家,郭文军幼承庭训,从小便被祖父引导着接触书法、国画等艺术文化,而他本人,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汇聚了中华文化数千年的艺术精华,既有文人墨客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的浓墨重彩,也有当代艺术家的辉煌成就。
于笔墨纵横间,窥探艺术星河。当代书法大家洪铁军,以笔为剑,墨作星辰。其二十二幅经典作品,古朴雄浑,似穿越千年岁月而来。每一笔皆藏故事,每一字俱含深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墨香世界,细品洪铁军书法的独特魅力。
3月16日,由江苏省中国画学会、苏州文化和广电旅游局主办,苏州美术馆承办的“象外之象——2015—2025周矩敏新作展”圆满落下帷幕,为一段精彩纷呈的艺术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展览结束当日,周矩敏亲自登场,举办最后一场导赏活动,消息一经传出,观众们从四面八方赶
东城区南锣鼓巷雨儿胡同13号,这座经东城区文物活化工程修缮的四合院,见证了一代丹青宗师的艺术暮年。
3月11日,由中国美术馆、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的“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对外展出。此次展览汇聚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藏品240余件(套),涉及彩陶、简牍、帛书、画像砖、花砖、陶俑、木俑、写经、彩塑、临摹壁画等多个
在岭南文化的灿烂星空中,河源,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孕育出了一位在书法与教育领域熠熠生辉的人物——缪贵昌。他身兼河源市光明学校副理事长、校长、党支部书记以及河源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等多重身份,以非凡的毅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不同领域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其背后的精神世界
在华夏广袤大地的中原厚土之上,有一位书法大家,以笔为剑,以墨为魂,在书法艺术的浩瀚江湖中纵横驰骋六十余载,他就是张有年先生。2025年,72岁的张有年先生迎来本命年,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却未在他身上镌刻沧桑,反而让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愈发醇厚深沉,恰似一坛
《塔映灯辉——凉州会盟暨佛教文物艺术展》展览分为“前言”“凉州会盟”“藏韵遗珠”“结语”4部分,共展出73件文物(藏品),再现了凉州会盟的历史过往;《墨韵——临夏州博物馆馆藏书画珍品展》展览临夏州博物馆馆藏的127件清代及民国时期书画珍品,涵盖名家书法与绘画。
小学书法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帮助学生掌握书法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多元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创新书法教学方法,利用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数字化赋能书法教学等途径,挖掘书法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潜能,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