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结核病亟须专门立法护航
专家表示,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需持续投入与完善保障。我国亟待通过专门立法,明确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同、保障患者权益,以法律刚性填补防控短板,为终结结核病按下“加速键”。
专家表示,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需持续投入与完善保障。我国亟待通过专门立法,明确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同、保障患者权益,以法律刚性填补防控短板,为终结结核病按下“加速键”。
今天(3月24日)上午,子长市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培训项目“三名”工程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开班。子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雁鸿,教育体育局局长高振平、副局长刘斌,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党委书记易慧霞、副院长张丽和北师大项目团队,以及来自陕西省子长市的
一项严峻的事实是,当前全球健康与发展的资金支持正遭遇断崖式下降。一项发布于2025年3月4日,由终结结核伙伴关系(Stop TB Partnership)等研究组织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模型的预测显示,如果资金下降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未来五年,全球可能将额外新增
世界卫生组织“终结结核病流行战略”2035年目标提出,与2015年相比,结核病发病率降低90%,死亡人数减少95%,结核病的发病率降至10/10万以下。离2035年还有10年,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在近日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全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陈仲丹在不久前向《南风窗》表示:“全球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的进展严重滞后……与2015年相比,2023年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23%,发病率下降8.3%,仅仅实现了2025年里程碑目标的1/3和1/6;灾难性支出降为0的目标也只完成了一半
“2018年至2022年,我国肺结核患者延迟就诊的中位数为29天。”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疾控领域专家透露了这样一个数据。就诊不及时以及大量未被发现的无症状患者,成为加速结核病传播的风险因素……
在中国,有20%左右的成年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处于结核病潜伏感染状态。如果能在他们之中及早识别高风险人群,并进行预防性干预,不但可以减少高风险人群发病风险,使他们避免遭受后续可能长达数年、月治疗费用动辄千元的治疗,还能有效降低疾病社区面的传播。
近日,国家疾控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全面加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日前,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有望提速”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表示,要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强
近日,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有望提速”媒体研讨会在京召开。多位专家围绕结核病主动筛查、国内外结核患者主动发现方式的探索与实践等话题展开分享。与会专家表示,要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强化主动筛查、尽早发现患者是重要途径之一。随着
近日,在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有望提速”媒体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表示,强化主动筛查,推动关口前移,加强重点人群早发现、早治疗,是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的重要途径。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九部门共同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为我国结核病防控画下路线图。距离实现联合国2030年终结结核病流行的宏伟愿景只剩6年时间,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我们该如何落实规划、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
12月8日,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有望提速"媒体研讨会在京召开。围绕结核病主动筛查、国内外结核患者主动发现方式的探索与实践等话题,与会专家表示,要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强化主动筛查、尽早发现患者是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技术手段
目前,我国结核病防控的形势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74.1万例,每年新发耐药结核病2.9万例,仍有约10%的县(区)为高流行地区,位居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第三位。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为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我们该如何落实这一规划,实现终结结核病的目标?
在12月8日举行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流行有望提速”媒体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指出,主动筛查和预防性治疗是结核病防治的重要环节。